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男女

国内外科研女性“图鉴”4位不同年龄女学者来揭秘

国内外科研女性“图鉴”4位不同年龄女学者来揭秘

  据相关数据显示,女研究员的占比已从20年前的29%上升到40%左右。但数量是增长了,一些“性别偏见”言论仍然存在。

  网络上常常有人谈论“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贡献基本都不如男性”,但也有人反驳说,造成女性和男性学术贡献差距的原因在于女性贡献没有得到承认,去年6月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就发现,女性在科研著作署名中比男性更不易得到认可。

  本期“科研中的女性”专题,一起来看看她们这些年在国内外学术圈有着怎样的发展与体会;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感受到了哪些辛酸与快乐。

  目前的科研工作和您读博时所想象的科研工作一样吗?这几年从事科研的感受如何?是否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我博士生阶段的科研训练和目前的科研工作比较接近,但那时候的训练更像是一种模拟,做科研的压力也比现在小。

  好在我博士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助教和助研经验,所以来浙大后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过渡挺顺利。得益于我的导师团队以及学校、学院和系里的各方面支持,我在科研方面无缝衔接,在项目申请和文章发表方面都比较顺利,稳步进展。

  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老师,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工作的这十年中,我从未后悔过选择科研,因为这是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博士期间的科研相对纯粹、聚焦,团队合作也相对容易,因为大多数时候是和导师合作,彼此非常默契。

  进入高校从事科研,首先工作会更多,要兼顾教学和行政工作;其次,要开展更多对理论和实践都有贡献的探索性研究,且在选题上会更加注重战略性、有更多权衡。因为有的选题想象中很有趣,但在当前科研环境下可能是‘冷门’,投稿会受到很多挑战。

  最后就是科研合作更难,这几年我尝试过和不同研究背景、文化背景、资历级别的合作者合作,发现团队合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包容理解和开放协作。

  尽管如此,我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因为我一直是个喜欢挑战的人,我相信所有经历都是磨炼,从未改变的科研初衷会让我不断有动力去应对新挑战。

  有相同亦有不同。比如科研工作的自由度较高,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和方向,这点和博士时期一样,因为那时候导师给了我很多研究选题上的自由。

  区别于博士阶段,现在我需要独立开展科研,甚至是作为项目牵头人带领团队开展科研,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设想的数据最终没有结果,文章投出去后收到拒信等,无论是科研的难度还是心态的调整上,都会面临更多挑战。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约束下,作为科研学者,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研究,还要带好一个团队,培养好一批学生。

  做科研并不会在任何时候都一帆风顺,但经过不懈坚持和努力,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有所收获。所以对我来说,科研是一项让我痛并快乐着的工作。

  就您的感受而言,女性和男性在科研中所面临的困难有何不同?女性科研工作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怎样解决的?

  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有了孩子后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与分散,需要分出一些时间精力到家庭与小孩教育中,且基本不会再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同时,生完孩子要适应做妈妈的过程,当生活的突变叠加时间精力有限、事情做不完、科研需加快进度时,容易引发内心上的焦虑。这对女性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各方的平衡是非常难的事,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一种妥协,因为无论哪一方,我都需要对他们负责。比如生着病的孩子、待指导的学生、马上要上的课、等着我带领的团队科研项目。

  对此,我的处理方式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灵活应对。比如当孩子病好了,可以正常去幼儿园了,我就会把重心收回到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间和精力变得有限,处理事情也会变得更加高效,所以有时候压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会变成提升生产力的助力。

  科研工作者中男性依然居主导地位,尤其是资深的科研工作者(副教授和教授)。但近两年很多国家出现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发达国家。

  比如,女性生孩子、抚育孩子的过程会拖延科研项目的进展。但我目前的工作单位十分重视男女平等,这让我们很多女性科研工作者有更多机会去兼顾家庭。

  不仅如此,我们学校在晋升中有专门的地方可陈述自己在过去遇到了什么挑战,从而导致绩效没有预期那么好,比如生孩子。女性的这些特殊影响因素会在晋升考核中被考虑到。

  其实对我来说,挑战比较大的是年龄,我属于系里最年轻的老师,也许在国内会觉得是一种优势,但在国外高校会给人一种“不够成熟、领导力欠缺”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女性身份,这个刻板印象会更加明显。

  最难的还是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当然,这并不是女性学者面临的专属困难,有的男性学者也可能遇到。

  但女性学者可能更难去应对这一困难,因为女性要经历生育、哺乳以及母性心理等带来的研究停滞问题与心理压力。

  特别是时间上的平衡和心理上的亏欠感。我家小孩每天下午五六点都会在楼下等我回家,为了早点下班见到她,我必须抓紧在办公室的每分每秒。因为作为母亲,我感觉流逝的每一秒都是对她的亏欠和愧疚。

  再比如生孩子期间我在床上躺了两个月,什么都不能动,也什么都干不了。那一年,我的学术不得不处于停滞状态。后面身体慢慢恢复后再重新投入科研,我还要慢慢去适应、找回做科研的感觉,那段时间会很煎熬,因为作为新手妈妈不仅要忙工作,还要学习带孩子,加上身体仍可能存在不适,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这一切都可能压得你喘不过气。

  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我只能投入更多的努力、时间以及效率去补回因生育停滞的研究;通过健身和运动让压力得到释放,恢复精气神;和家人商量相互补位,来协调工作与家庭。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会在科研中遇到困难,因此没有必要拿性别去限定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平等看待自己所遇到的困难。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在生活和科研中的角色还并不太复杂,目前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管理——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安排给各项不同的角色,达到各方面的平衡。

  后来,基于很多政府都希望从数据中了解当地文旅痛点进而找到解决对策的需求,我申请了一个关于全域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的国家自科项目和一个省级自科项目。这些项目后来真正帮助到了政府。

  我们从微观到宏观持续推进,做了文旅消费特征分析、夜间经济指数等。政府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因为过去政府对政策效果的判定更多是基于主观思考和以往的历史数据,但历史数据有滞后性。

  而我们现在做的这种多源异构的大数据监测,能更加准确地反映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及当地旅游的一些问题,为他们出台更好的政策起到数据辅助作用。

  那是我在澳大利亚做的一个联邦政府项目,项目主旨是帮助澳洲政府评估当前澳大利亚各个州关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各项政府政策,并与其他典型发达国家的政府政策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发现澳洲政府扶持企业的政策短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发现,澳洲政府支持企业能力相关的政策所涉及公开的数据非常有限,方法也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

  在政策供给上,澳洲政府政策制定在公开的数据上很少阐述政策制定的逻辑,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个州存在较大的政策重复,这导致企业很多时候不知道每个政策之间的区别,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已有的政策更多是提供资源,塑造静态、效率为主的管理能力,而忽略了对动态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扶持,但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非常重要。

  这项研究的最大价值就是对已有政策进行了结构性的梳理,是在澳洲首个跨州、跨国对比的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对指导当地政府政策制定,提升当地中小企业管理能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报告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查阅的重要文件。

  这项研究是财务报告格式变化对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报告解读的影响。我们发现当投资收益从营业利润线下转移到线上,公司会更多地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投资者并没有读懂报表,出现了错误定价。

  这个发现在当时极具现实意义,因为我们这项研究呼应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财政部对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研究能够为监管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与启示。

  针对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数字金融市场有序发展问题、十四五期间仍需重点防范化解的金融风险问题、投资者理性投资引导问题等,我从个体金融决策视角出发,利用跨学科研究工具和方法,系统地梳理了金融决策的神经学基础,综述了社会影响与金融决策的已有研究,从信息加工机制和认知加工机制剖析了社会影响对个体网络投资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决策过程数据对社会影响下个体的网络投资行为进行建模与预测,最终形成了《神经金融学:社会影响下的网络投资行为》这本专著。

  网络上时常有一些对女性学者的偏见,比如某高校导师表明不想招女博士,认为女博士只是来学校混文凭,或认为女博士科研能力不如男博士。您所在的学术圈对女性学者存在性别偏见吗?对此,您怎么看?

  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自己作为博士生导师招博士时也不太注重性别。我会看他是不是具备做科研的能力和潜质、和我的专业契合度是否一致,总之会更看重其专业能力。

  其实我们旅游管理领域女生比男生还多。我之前选博士时的标准就是对科研要认真负责,学习潜力大且愿意主动去学习。

  我认为不需要在意团队中的男女比例平衡问题,因为师生关系更多是一个共同成长、相互学习的过程,无关性别。女博士会面临结婚生孩子等带来的时间冲突问题,男博士也同样可能受家庭因素影响。

  这样的看法是狭隘的。我自己目前带的博士生都是女性,而我并没有刻意偏好女性而选择女性博士生,选博士生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看是否合得来,是否我的知识、能力能满足博士生的需要,这里面性别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

  我所在的科研圈子对女性科研学者还是非常友好的,甚至在耶鲁深造时我发现,耶鲁在职称评定上对女性会有一些偏向性,他们讲究多元化,更多时候是反偏见的,对女性特别友好。

  国内虽然有一些“性别偏见”的言论,但我比较幸运,我导师招的博士生好像大多数都是女性,他并没有对性别有任何偏向,对我们也特别好。现在我自己当博导,在招博士生方面也没有任何偏见,基本都是看专业能力。

  因为就科研能力而言,女性和男性差别并不大,北美很多期刊的主编都是非常卓越的女性,她们也能发高质量论文。

  可能社会上确实是存在这样的偏见。但作为女性,不需要去在意这些“性别偏见”,专注于做自己就好。

  读书的时候团队里也有很多出色的女博士,同样我自己招学生也并不会因为性别原因而区别对待。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是否踏实肯干。

  在我看来,对待科研的探索,求学问知的进取,并非因性别而存在差异,而是因个人的定位、要求和态度而存在差异。

  女性特质中的“毅力”对做科研非常有利。因为做科研避免不了要看大量文献,而这个过程比较枯燥,好比在黑夜中你需要不断探索,曙光才会慢慢来临。这个过程非常考验毅力,当然,方法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细心”。我审稿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文章的格式没有按照期刊规定的格式要求来调整,这是不够细心的表现。

  很多人或许认为这不重要,但文章也有“脸面”,如果格式一团乱,引用文献不忠于原稿等,那很可能遭到期刊编辑拒审。所以我们在研究中需要善用细心特质,注重文章的各个细节,哪怕是标点符号。

  另外,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科研学者,都需要具备在生活中识别现实难题并将现实难题转化成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所有科研学者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

  我认为女性科研学者应该是独立、自信、开放、包容的,而且女性在沟通、组织计划中都有很好的优势。我会很开放地与不同的人沟通我的想法,同时也愿意去倾听他人的想法,尤其是当团队出现矛盾时,沟通解决矛盾显得非常重要。

  我也比较善于做科研计划和任务分配,比如当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我会花很多时间在时间和任务分配上,优化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当与合作者达成一致以后,我才真正投入到工作中。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联络员和任务安排者的角色,这是我个人的工作方式,我喜欢制定目标以及目前完成的时间,这会让我的科研工作有条不紊。

  女性比较善于沟通,这对做科研来说是一大优势。我特别佩服一个UTD期刊的女主编,之前在会议上听她评论论文,那种娓娓道来的沟通能力让我感觉如沐春风,那年我在两次会议上碰到她,她都是最佳评论者。

  另外,女性也更加细腻,善于洞察人心,她知道怎样讲才能让别人听得更懂。这一特质无论是在论文的沟通修改中,还是在育人过程中都极具优势。你会发现,学生更愿意跟女老师沟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做科研相比男性更有优势。因为我们这一行经常和数据打交道,就数据挖掘的能力而言,男性其实更有优势一些。

  也就是说,作为女性科研学者,要坚定而柔软,心中有自己的坚持和执着,遇到困难时有耐心,面对焦头烂额的事务时有包容心,面对身不由己时有应变力,面对失败有恢复力,并且可以将科研中的挫折内化为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

  因为毅力对科研工作来说太重要了。有时候我们需要看很多文献才能“豁然开朗”;我们跑数据、跑模型可能跑了一年多还要经历无数次推倒重来。这个令人无数次想放弃、持续煎熬的过程,如果没有毅力支撑,不可能迎来科研成果。

  居里夫人是一位毅力过人的女性科学家,无论经历多少次磨难与挑战,她都凭借毅力坚持了下来。她的故事和她说的这句话,支撑我走过每一个煎熬时刻。

  我一直喜欢多样化团队,男女工作在我看来是非常互补的,所以在找寻合作者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巧合。

  在男性科研学者中打动我的人很多,比如我的导师郭斌老师,他对我学术功底方面的训练和他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深深影响着我。

  有一次我和郭老师在路上闲聊,我问郭老师:“什么样的研究才有意义?”他的一句话至今影响着我对研究的态度:你要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其他人表达你的研究发现。

  最打动我的是我师母,当初转博考试的时候我考了第一名,但当时我没想要继续读博。师母知道我的选择后,每天陪着我逛校园,跟我描绘做学者要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她对学术的那种纯粹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

  师母是一个将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精神贯彻得很好的人,她说科研工作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工作,它可能并不能让你像在公司里那样赚到年薪百万、千万,但它可以带你创造知识,这种看似无用的收获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富足。

  本来最开始我打算毕业后去金融机构工作,因为当时没有体验过外面的生活,后来在去银行实习后感受不是很好,加上师母的点拨,最后我就决定投身科研了。

  这时候我就会跟我的导师(汪蕾教授)抱怨,她经常跟我说:“你觉得辛苦,那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这些话打动我的点就在于,科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看待困难和瓶颈非常重要。只有将困难转化成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远、干得更开心。

  其实在当今这个时代,“科研中的女性”已经不足为奇,国内外学术圈已经有很多女性科研学者,我们旅游管理领域三大权威期刊中主编也都是女性。

  相比男性,女性确实可能会面临更多由时间冲突引发的系列挑战。比如当时间和精力被家庭、教育分散,你可能会遭遇来自学习速度放缓、社交网络范围不如男性等方面的挑战。而学习速度和社交网络搭建对于科研来说非常重要。

  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无论是高校还是我们作为老师,都需要去关心女博士生和女性学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她们去面对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我个人在处理家庭与事业平衡问题上主要还是采用分阶段处理法和共同成长法。比如我会在陪伴孩子玩的过程中,跟着她一起运动、共同学习一些新技能,很多时候压力和焦虑也在这个过程中无形释放。

  在我看来,无论是照顾家庭还是做科研,只要尽力将时间运用到极致,并享受其中,就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协调与平衡。当然,在这方面我也还在持续摸索中。

  无论是女性科研学者还是男性科研学者,各自都会面临或不同、或相同的困难与压力,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比如我能自由地在科研海中探索,是因为有我的家人在帮我照顾孩子、帮我分担家务,是他们的负重前行,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往前冲,并非我自身拥有特别强大的超能力。

  最后我想说,无论女性做科研要面临多少困难,我始终觉得做科研、做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跟学生交流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这项工作本身具备的时间价值,在我心中都是最为珍贵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她们在科研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承受来自生育、兼顾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但历经煎熬的她们依然热爱着科研事业,享受着科研带来的内心富足,并对科研事业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2021年,中国科技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该文件明确指出,在“十四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女性科技人才。

  相信随着国家对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视与持续支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科研学者在助力“科技强国”之路上尽显巾帼力量!

  “3月·女性月”系列专题第二期(上):采访完500强高管、《跑男》幕后推手,发现她们有个共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男女生性别符号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