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新闻

桂林保卫战何其艰难我军6万人欲敌15万日军实权人物皆各怀二心

桂林保卫战何其艰难我军6万人欲敌15万日军实权人物皆各怀二心

  提到桂军,就不能不说钢7军。钢7军是桂军的主力部队,北伐战争的时候创立而成,部队从军长到马夫全是广西人,英勇善战,屡建功勋。

  当时,钢7军总是以少胜多,连连击败吴佩孚和孙传芳的部队,即使兵力1:4,也能打得直系军阀望风披靡,丢盔卸甲。那时候,唯一能够和钢7军势均力敌的,是叶挺所在的铁军第4军,而第4军则由广东人组成。

  抗战开始后,穿着草鞋的桂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在最前线,用简陋的老套筒,与日军的飞机、军舰和大炮作战。在淞沪会战时,钢7军最先赶到,阻击了七倍的日军,用密集的手榴弹和前赴后继的勇猛将日军指挥部逼退到了黄浦江边,日军总指挥松井石根一度逃到了舰艇上躲避,日本大本营深为撼动。

  后来,日军调集兵力,全力进攻钢7军的防区,钢7军伤亡过半,防线岌岌可危,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桂军的另一支部队48军从广西赶来了,与钢7军并肩作战,战士们身体缠满手榴弹和包去炸坦克,夜晚挥舞大刀袭击日军阵地,桂军硬是用血肉之躯抵挡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后来日军军舰源源不断地从本土运来援军,从杭州湾登陆。中队难以抵挡,只好后撤。桂军井然有序地撤到了徐州郊外,在徐州会战中有桂军参加的中队仍旧给日军大量杀伤。

  钢7军的兄弟是48军。当时,钢7军出师北伐后,留在广西的留守部队扩编,组成了桂军历史上的第二支部队:第48军。第48军有一个绰号叫做“加钢黄鳝”。

  抗战开始后,钢7军和48军都损失惨重,桂军扩编,大量民团战士加入,组成了第31军、第84军、第46军,走上抗日战场,他们先后参加过长沙会战、桂南会战等战役,表现都异常抢眼。其中31军下面有两个师:188师和189师,因为对日作战中战果辉煌,当时中队中就有了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家要学189,188,到处有人夸。

  桂林保卫战中,守卫桂林的是桂军31军和46军,满打满算五万人,而进攻的日军则高达八个师团和两个旅团,约15万人,这是日军第11军全盛时期的人数。这次,日军不再像进攻衡阳那样采用添油战术,而是集中了11军的所有兵力。

  守卫桂林的,除了桂军31军和46军外,白崇禧还将韦云淞调来做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就是桂军中赫赫有名的“黑豆将军”。他小时候家境异常贫穷,父亲还精神失常,他是依靠自己一步步努力,从下级军官升为军长的。

  1930年,滇军龙云部三万人围攻南宁,但是桂军在外线人在南宁抗击了滇军三万人长达三个月的进攻,粮食吃完了,就吃用来喂牲口的黑豆,后来,人们送他“黑豆将军”的美誉。

  老蒋的打算是,希望桂军能够在全州、桂林、柳州坚守三个月,等到滇西会战结束,精锐的远征军就可来援广西,一举击败兵力占优势的日军。

  然而,当时的滇西会战打得多么艰苦,滇西远征军的精锐几乎伤亡殆尽。当时,就算疲惫不堪的滇西远征军回援,也是无法抵挡日军进攻的。

  现在回头看,桂柳会战注定是一个惨剧。当时最精锐的中队调去滇西,而在广西与15万日军作战的军队,无论哪一方面相比,都处于下风。

  按照作战要求,参加桂柳会战的正面战场军队编制有11个军,听起来好像人数很多,但是仔细算起来,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支残缺不全的军队:

  第10军刚刚参加完衡阳保卫战,只是一个空番号而已;第97军是在战争即将结束,胜负已定的时候,才匆匆忙忙赶往会战战场的;另外,37军1700人,简直就是一个团的人数;

  20军、26军、62军,每个军都是从长衡会战(又叫湖南会战,自1944年5月底迄9月初,历经三个多月)中撤退下来的,每个军仅剩3000人;64军只有4000人,只及半个师的人数;

  79军6000人,勉强算得上一个加强团;桂军46军刚刚从衡阳保卫战的外围战斗中撤下来,伤亡也不小,仅剩10000人;剩下的两个军还算齐整,中央军的93军有13000人,桂军的31军有17000人。

  再看看装备,日军占领了广大的东部沿海地区,日军的各种武器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本土运往中国;而且,日本占领东北后,还依托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军工,制造武器。

  而中国,与外界连接的唯一一条生命线滇缅公路已经被封锁两年,仅有的美国物资依靠驼峰航线,而依靠美国飞机运来的极为有限的战略物资,又优先分配给中央军,像桂系这样的杂牌军,当时还是手持老套筒和汉阳造上战场。在装备方面,中队更不能和日军比。

  桂军将士们即将面对的,则是武装到牙齿的十余万日军。当时,蒋介石为什么不同意93军和桂军一起防守桂林,薛岳为什么没有按时出现在桂林外围增援白崇禧,白崇禧为什么将桂军的两个精锐师带离桂林,时至今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法认为,当时日军即将战败,无论是蒋介石、白崇禧,还是薛岳,都在保存实力。

  高层不但想保存实力,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作战部署。当时,桂林防御计划一变再变,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只有制定计划的当事人才能说清楚。然而,这些当事人现在都早已作古,历史的,也许永远都将是扑朔迷离雾里看花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历史人物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