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杂谈

国发院发布国内首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报告—— 供给侧结构性关键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第一,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尤其是慎用产业政策。地方要减少对企业运行的干预,不要利用行政力量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不要给辖区内企业超出其负担能力的就业压力和财税压力,不要给缺乏效率、无望的僵尸企业提供各种补贴和银行发放贷款。

五是银行的信贷歧视。2008年以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利润率在波动中下降,但负债率却逐年增高;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利润率一直比较稳定,但负债率却有所下降。

报告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是当前经济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和主要抓手。供给侧的关键,就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一是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政企合谋。为了政绩和维稳,地方不断给濒临破产的僵尸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输血”,或者给非僵尸企业就业压力和产量扩张压力,然后再通过补贴和贷款来维持其局面。这使得本来不是僵尸的企业变成了“僵尸”,已经是“僵尸”的企业更加难以清理。

第三,强化银行的预算。一是要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二是要减少地方对辖区内银行的行政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银行体系的相对性。

第二,完善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最后的结果是国企光是“做大”而没有真正“做强”和“做优”。如果国企一味做大,必然陷入产能扩张的囚徒困境,必然导致更多产能过剩,从而产生更多僵尸企业。

再次,报告梳理了导致出现僵尸企业的五个主要原因。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发布了《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作者是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国发院研究员江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雨潇和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方明月。

第五,加快国企步伐,关键是明确国企定位。进一步对国企进行分类,明确哪类国企要承担和社会功能,哪类国企是纯粹的市场化企业。对于前者,数量,当做特殊企业来对待;对于后者,加强市场化考核,鼓励做强做优。

二是地方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一旦国家将某个行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地方就一拥而上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该行业出现大量僵尸企业之后,地方又纷纷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来支持当地企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扶持”来“挤垮”其他地区的企业。许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兼并、“以大吃小”,甚至在行业救助时直接只救助一定数量的大企业,这直接造成了企业间“竞相做大”的囚徒困境。

四是外部需求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需求减少,使得出口依赖型行业和企业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订单不足、商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投资方撤资,许多原本发展良好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甚至沦为僵尸企业。

第四,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可以考虑将过剩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或者帮扶的地方通过发行债券代为支付。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发布了《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作者是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国发院研究员江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雨潇和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方明月。

其次,报告分年份、分行业、分地区、分所有制、分规模、分年龄描述了中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的全貌。

三是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2008年11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压力,中国推出了投资总量约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在一些行业引起了过度投资、盲目扩张,埋下了产生僵尸企业的隐患。

聂辉华代表课题组在课题发布研讨会上表示,这是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国发院这份报告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含大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和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综合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归纳了僵尸企业的特征,分析了造成僵尸企业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僵尸企业的。

首先,报告提出了新的识别僵尸企业的方法。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年和前一年都被FN-CHK方法识别为僵尸企业(即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率低于正常的市场最低利息率),那么该企业在当年就是僵尸企业。

最后,报告提出了减少僵尸企业的五条政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