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吉报大讲堂”开讲啦!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兴盛

“吉报大讲堂”开讲啦!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兴盛

  习总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党从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做出的重大部署,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本期“吉报大讲堂”特邀我国著名文化哲学学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邹广文教授就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文化自信部分进行讲解。

  邹广文,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94年12月吉林大学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获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研究资助。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企业文化学。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围绕着“文化自信”这样一个议题,或者说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解读党的十九大的报告。

  大家知道,文化自信问题现在已经上升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而且“四个自信”已经写入到我们中国党的党章,这说明文化建设现在业已成为国家新时代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文化自信,努力推进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建设,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今后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里,我想和大家重点交流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文化自信为何如此重要?第二个问题,如何推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第一个问题实际是“求道”的话题,也就是重点谈一下文化建设何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第二个问题,我们狭义来讲叫“求术”,我们应该怎样推进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

  大家已经注意到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这个问题,习总有一些非常鲜明的表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其实近年来习总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了这个理念、这个判断。他讲:“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行省,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觉得这已经非常清晰地传递了文化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意义。

  “文化”这个词是在日常生活中离我们最近、但要把它说清楚又最难的一个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70多种,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是一个包容性和歧义性非常强的概念。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给“文化”做一个最基本的界定:文化,首先意味着人与自然相区别。是凡我们称为文化的东西,可以说都打上了人的烙印。也就是当我们说“文化”这个词的时候,人应该是在场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和文化之间具有一种同构互塑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与文化是相互说明的关系:当我们给“人”下定义的时候,则说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当我们给文化下定义的时候,则说文化的本质就人化。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人论》,书中他就讲“人是文化的存在”。按照卡西尔的理论,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我们和其他动物的共同点,都要吃喝拉撒睡,也就是说生理的规定性,这是我们和动物相同的地方。但是你发现,除了相同的地方之外,人性之为人性的特征所在,就是人和动物的不同点: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除了受制于大自然的规律之外,人还有一种精神追求,在构建一种目的、意义、价值的世界,我们把它称为文化的世界。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谈文化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发展、人的完善作为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诉求。

  2018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前半程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但是改革进入关键期、深水区、破冰期,各种社会矛盾集结呈现出来了。仅仅靠一种要素推进社会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原先我们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强调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理念。大家看十九大的表述,到2050年中国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要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家注意这五个词,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凝练于聚焦的五个概念。强调的是建设,经济强调的是富强,文化强调的是文明,社会强调的是和谐,我们的生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强调的是美丽。这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对应的是五个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富强、、文明、和谐、美丽,已经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蓝图非常清晰地描绘出来了。这五个关键词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今后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单打独斗的理念了。所以新时代新在哪里?就是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与进步。

  在强调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对人具有二重性作用。首先,文化构成了对人的保护。文化在一个文明的承传中具体体现为传统的承传。传统对我们首先是保护作用,你只有在非常深刻地领会、了解并践行了我们的文化传统的时候,你才能体味出你作为民族文化一份子的历史责任。这就是习同志反复强调的“不忘本来”,你才能够“面对未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又构成了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束缚。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心理,表达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的坚定立场,在知和行两个层面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文化自信有三重关切:一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二是对现实实践道路的自信,三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文化传统的核心意义在于“传”,所以文化究其本质说来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既体现出历史的关切,也要体现出对现实的关切,更要体现对未来的关切。

  首先,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导、56个民族共同参与和创造、并且坚守践行的文化。这样一个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特征我认为就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导“儒道互补”的中华文明。有学者认为还要加一个释(佛教),但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中国本土文明的起源与创造角度讲,儒家、道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构成要素。

  对传统文化我们中国党是怎么个态度呢?大家知道,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弘扬,特别是从以来,习同志在很多场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比如他指出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王阳明思想的精华就是强调知行合一,这一点对今天我们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理直气壮将其作为我们走向未来的资源,把它坚守下去。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是经济影响力,最根本上要落实在文化的影响力上。

  第二,对现实实践道路的自信。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而且在世界经济衰退、危机和萧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模仿、照搬、移植,是学习现代化、追赶现代化,但是现在我们要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天,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时候,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究竟怎么体现出来?我觉得应该从文化层面有一种非常自觉的自我总结、自我反省。也就是说,原来我们在舞台的边缘地带,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步入了世界舞台发展的中心,世界人民关注你。在这样一个新的定位下面,我们自身的文化魅力,我们这三四十年整个的发展到底呈现出什么特色,这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第三,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大家知道十九大描绘了未来三十年中国发展的蓝图,从2020-2035年实现基本的现代化,从2035-2050年也就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要实现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该说,中国党在即将步入一百年的这样一个辉煌历史的今天,我们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设计,这种文化的自信越来越清晰了。

  关于文化自信,习同志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一基本精神已经清晰表达于十九大报告中了,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要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这是给文化自信做了一个更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定位。

  今天,中国客观上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一个大国。中国历史上文化是很自信的,盛唐时期GDP占世界的五分之二左右,那时候全世界各地都往长安城派遣唐使,去学习中国的文化。因为那时候我们的文化就是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近代中国却衰落了,一个民族的国运兴衰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1894年甲午战争时候,中国GDP的总量是日本的12倍多,但最后还是惨败于日本。两国的文化精神风貌高下之分太明显了,清朝官员很多都在家里抽大烟搞权利,但日本整个民族当时都昂扬向上,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开放力度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所以经济大国不一定真正让你这个国家成为综合的世界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仅仅把经济作为发展的唯一目的,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未来的。甲午战争这一段屈辱历史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反思现实的一面镜子。

  总而言之,我们要和大家讨论的是:百年中国经历了从文化的“傲慢”到“失落自信”、到现在开始“回归自信”或者找回自信的过程。

  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大,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强,甚至在和韩国这样的中等国家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都存在文化逆差。所以一定要看到文化发展形势的严峻性。我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严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与文化不匹配,也就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今天还远没有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影响大;二是文化的创造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始终在模仿照搬移植西方,缺失文化原创的努力,这就很难能达到文化的繁荣,更难能体现文化得自信;三是文化价值诉求混乱,经济的繁荣发展引发了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多姿多彩,但文化价值却不知不觉地混乱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四是文化的影响力不大,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可以向世界输出的文化产品还十分有限,中国的文化影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加强,相信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也在慢慢往上走,并逐渐达到和我们的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程度。

  推进中国文化繁荣兴盛,这是十九大的一个新的表述。文化繁荣兴盛,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有一种问题意识。

  这个问题意识,我把它表述为两个问题:第一,中华文明对于未来人类文明的可能贡献到底在哪里?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我们的四大发明,总是拿长城、刺绣、四大发明、京剧、中医,这些国萃说事。全世界更关心的是近五十年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文化为世界做了什么独特的贡献。第二,中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主流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你还要把你实实在在的、和世界文明可以对话的文化价值诉求向世界人民进行清晰的表达。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要很好地去思考我们究竟怎么去推进未来的文化发展。

  第一,自觉凝聚“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凝聚有利于我们加强对民族身份的识别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凝聚社会道德、构筑民族信仰。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基于对过去、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理解,去定位对中国精神的自觉和凝聚问题。

  第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习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只有不忘本来,才能真正吸收外来,并面向未来。的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印证着我们民族走向未来的理由。

  第三,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只有一种文化,这就是主流文化,但是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实践,我们的文化呈现多样性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

  首先是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就是中国党所倡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诉求,毫无疑问应该大力弘扬。今天的重要问题是主流文化如何来言说自己的文化理想,真正做到喜闻乐见,为大众所接受。其次是精英文化。精英文化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担当起社会的文化使命。但是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这三四十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精英文化现在呈现出一种价值的混乱,过去穷能兼济天下,现在反而达难独善其身。所以中国的精英文化也要有一场思想层面的自我反省与批判,自觉从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的价值需求出发去行使自己的使命担当。再次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通常讲就是以工业化、市场化手段满足都市大众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当中最鲜活的一股力量,它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在运作的,客观上活跃了中国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但是大众文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价值诉求混乱,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个社会出现了价值错位。例如大众文化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市场导向,它是一种拒绝时间、拒绝思考、诉诸感官刺激文化,缺少深层的引人思考的人文价值导向。我们认为大众文化一方面要大众化,否则不接地气;但另一方面还要化大众,要有时代使命感。一个社会的文化产品是有价值诉求的,如何在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大众娱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十分重要。最后是传统文化。总体来讲,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越来越向好,国家对文化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了,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的影响力逐渐在增加,但是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任重道远,还远没有达到社会发展与文化自觉的要求。回顾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被砍了三刀:第一刀是五四,喊出的口号是“孔家店”,第二刀十年,要“砸烂封资修”;第三刀是这几十来的市场经济实践导致传统文化被市场“绑架”。

  进入21世纪,我们发现文化越来越重要了,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大概有两千字的篇幅,这在党代会报告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我们借此可以乐观地预计,未来的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推进、发展和繁荣。

  第四,全民族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所以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全民族人文素养的提升。16世纪西方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之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马丁·路德五百年前这句话,好像就在说当今中国的故事。当今中国的发展,国库殷实不殷实?城堡坚固不坚固?公共设施华丽不华丽?我们在社会器物层面的建设上已经不输给西方了,但是我们更要强调的还是人民的素养、人民所受的教育,文化软实力要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截至去年,中国的境外旅游人数已经突破了1.5亿,估计未来3到5年,中国境外旅游人数会超过2亿。我们的钱包准备好了,我们的文化储备尚未完全准备好。在世界公民文化旅游形象评价的排名当中,中国游客已经处在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这是中国游客的三大标配。可以想象这怎么能体现公民的素质呢?我们要培养国民的气质风度,要求人要有人文素养,这就是涉及到文化建设的问题。所以十九大报告有大段的表述,要着力提升全民的职业道德、公民素质。

  第五,协调当代的各种文化发展中的矛盾。对此我们需要重点处理好几个问题:其一是经济振兴与文化滞后的矛盾。中国要成为经济大国,更要成为文化大国,而且要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亮丽风采。其二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矛盾。中国今天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很难说一个文化产业大国,甚至我们的一些文化资源被别人利用到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了。比如前些年我们看《大长今》,很多韩国留学生跑到中国学完中医,回到韩国开韩医馆。再比如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但是美国人靠《功夫熊猫》赚了十几亿美金。所以我们要好好想一想,你自己不珍视自己文化,没有把文化作为强国战略去做,也别老怨天尤人。其三是文化复制与文化创造的矛盾。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照搬移植别人的文化,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培养文化个性的时代。原来我们是看别人怎么说,然后我们接着说,但是怎么去“接着说”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创造性话题了。没有点文化自信,我们能接着说吗?你接着说什么,而且你说的东西能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曾经使用一个概念叫“文化中国”,未来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中国应有形象,一定是一个文化中国景象。所以,我对文化中国的未来有如下几个憧憬:

  一是技术和精神之平衡。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整个社会生活,大家一心一意向钱看,人生的设计全部围绕着“有用”展开,人生全部被“有用”填满。“有用”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基本环节,人生应该面向“无用”的事情,这个“无用”就是文化精神空间了。这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个人完善自己的一个选择和层次。

  二是人与自然之和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也是十九大报告当中非常重要的题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而且强调:我们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未来中国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将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课题。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什么叫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是追求代内公平,即我们所有活着的人要追求公平,不能由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此外还要追求代际公平的问题,不能把自然资源都由我们活着的人消耗殆尽,要让我们的后人也有一个优良的环境基础。

  三是开放从容之气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公民都要有一种开放从容的气度。我们越来越感到社会节奏紧张,大家活的越来越不从容、手忙脚乱,我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我们有一个成语叫“从容不迫”,只有在从容的心态下,文化创新才有实质性的内涵。不从容,老是心态浮躁,不可能有文化的创新。

  四是公民素质之整体提升。这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发展话题。提升公民素质,教育是基础。需要全社会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人文道德素养教育,并持之以恒。

  五是信仰大厦的建构。公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信仰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唯有具备坚定的信念的人,才能有勇气战胜一切的困难,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今天,培养全民族的信仰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战略。

  六是持续性的文化创新能力。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创新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应该是可持续社会呼唤与实践,就像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要持续发展一样。

  “当代中国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人化是文化的本质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