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教育

桂林一职业中专学校有奇事 老师居然向学生鞠躬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龚亮勇文/摄)近日,市民秦先生因为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给晚报热线打来电话。这张照片里,一中年人正弯腰鞠躬,将手中的碗筷递给面前的一个孩子,远处是许多孩子拿着碗筷取食的情景。

  “向朋友打听得知,这张照片是在市区一所学校的食堂拍的。弯腰鞠躬的是老师,排队领碗筷的是学生。”秦先生对此表示惊诧和费解,“不应该是学生向老师行礼么?”

  在重道的社会规范下,老师为何要向学生鞠躬行礼?这是一次“错位”的礼仪交流还是有益的德育实践,记者进行了调查。

  照片中的场景,发生在位于漓江的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2日,记者来到这里。

  临近上午11时,电子商务班班主任芬朝学校食堂走去。今天,她和另一名老师当值,负责给学生们分发碗筷。“按照学校的要求,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都要轮流当义工,来管理学生的用餐。”芬告诉记者,从入学开始,600多名新生就分成5批,依次接受这一为期一周的特殊用餐管理。

  开饭时间一到,芬毕恭毕敬地站在食堂入口处。一名学生前,她便朝着学生弯腰行鞠躬礼,并将一副碗筷双手递向学生,“同学用餐愉快,请勤拿少取。”面对120余名学生,芬和同事每一次鞠躬都一丝不苟——— 这是校方设计好的环节。

  像多数同学一样,刘杨从芬手中接过碗筷时,同样弯腰鞠躬回礼,并轻声说一句“谢谢”。几天前,当他第一次面对老师鞠躬时,愣在那不知道怎么才好。“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跟我鞠躬行礼,觉得好尴尬。”刘杨告诉记者,从扭捏地直接接过碗筷,到点头表示谢意,再到同样鞠躬回礼,他用了两三天才适应过来。

  课间,学校教研室主任全建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时,不断回应学生们的问好。“以前,很少有学生会向老师主动问好。”在全建荣看来,这一变化,与学校老师主动行鞠躬礼带来的触动有着直接关系。

  全建荣走进教室,给一年级新生上德育课,主题是思想及孝道的《二十四孝》。和向学生鞠躬递碗一样,这也是学校德行教育周中的一个环节。

  从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都要分批组织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德行教育。在这一周,每天一大早,老师就要到寝室向学生们问好,叫他们起床;早餐过后,学生们要在教室里、学习《规》等国学经典;老师们还要到学生宿舍帮学生整理内务……

  “老师们从这些细小的事着手,是为了在德行上言传身教。”全建荣告诉记者,比如有些学生起床不叠被子,老师就帮着叠;有些学生换下衣服堆在桶里很久不洗,老师就帮着洗,“几次之后,学生们觉得不好意思,就自己动手了。”

  食堂里,学生吴青从老师手里接过碗筷后,可以从餐台上的14样菜品中自助免费取食。第一天,吴青盛了满满一碗,结果吃不完浪费了不少,“老师告诉我,不应该浪费粮食,后来就吃多少取多少。”记者看到,午餐结束,回收碗筷的塑料箱里很少有剩下的饭菜。

  “在德行教育周中对这部分学生实行免费自助就餐,为的就是培养孩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校长助理肖鸿艳告诉记者,仅这一块学校一个学期就要多支出五六万元,但为了德育的需要也在所不惜。

  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专学校。校方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和成本推行德育的背后,是迫切的现实需求。

  “几十年里,来我们学校就读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变化。”副校长苏卫东告诉记者,学校从1986年开始进行中专学历教育,那时因为毕业生就业按国家下拨的计划指标进行统一安排,曾经前来就读的学生都是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毕业分配制度取消,中专学校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前来就读的学生慢慢以成绩较差、升学困难的孩子为主。

  很快,学校的老师们发现,部分孩子不仅学习基础差,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失范更令人担忧。

  “为了防止,学生宿舍安装的都是清一色的铁门,可还是三天两头地报修。学校的下水道,也是经常被各种异物堵住。”更让苏卫东担心的,是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常常是一点小摩擦就引发打架事件。

  面对这些孩子,在学校任教28年的教研室主任全建荣有时不知道该如何把课堂继续下去,“有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发现后要把手机收走。学生拒不交出手机,反倒气鼓鼓地说,‘关你什么事’。”

  “这些年,能感觉到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灵川县潭下镇中心小学政教处主任李荣娟说,随着社会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孩子们获取的信息量大而且复杂,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疏于,校方实施行为规范教育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有些孩子每天顶着一头蓬松、凌乱的头发来上课。学校反复学生要懂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但有些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李荣娟告诉记者,学校一共1307个孩子,其中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与父母见不上几次面的孩子就有80多个。

  “许多农村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失范,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秦素琼认为,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更多问题。在农村,很多年轻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形成隔代抚养甚至家庭教育真空,而隔代亲容易产生溺爱,缺乏必要的。

  12月4日,灵川县潭下镇三河渡初级中学发生一起校园命案——— 一名初二男生在教室内与同班同学发生争执并相互打斗,被同学用随身携带的卡刀捅伤。

  让逸仙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市教科所兼职高中心理教研员周新华感触最深的是,在如今的成长中,孩子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付出,“一些孩子缺少,就会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缺乏对自身学业上的约束。”

  在周新华接触过的众多案例中,曾经有一个学生,穿着打扮光鲜亮丽,老师们都以为其家庭经济条件很不错。这个学生很聪明,却无心学习,喜欢开“打屁虫”,周末去酒吧玩。他为此去家访,却发现那个简陋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布置得最好的就是学生的房间。后来他才知生的父亲疾病缠身,家里经济负担很重。

  孩子们身上的缺失,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缺乏细致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量化的学校德育该如何进行,并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一些学校开始在实践中摸索自己的径。

  “国家层面一直在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现实也需要学校加强德育,但德育怎么加强,我们一开始心里并没有底。”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副校长苏卫东告诉记者,2012年,学校成立德育教研室,开始着手筹划。一些老师被分批派往南宁、湛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学习的对象除了学校,还有各种培训机构。

  “出去学习感触最深的是,德育光靠课本和课堂远远不够,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引导,需要从生活中点滴的行为规范着手。”德育教研室的李永登老师告诉记者,经过半年多的交流和讨论,一份德行教育周的施行方案出炉。

  “第一步,就是全体教职工接受这种德育的。”李永登说,以设计老师向学生行鞠躬礼这一环节为例,刚开始,有些老师也不能理解,认为既不符合常理,也显得。毕竟,即便是面对长辈,如今人们也很少会行这么的礼节。“但我们还是,就是要以这种不合常理的方式来触动学生,引导他们成长为一个德行健全的人。”

  12月9日清晨,灵川县潭下镇中心小学学生入校的时间一到,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就一起站在校门口,与每一个入校的孩子互相问好。如果发现学生仪表不整洁,老师便其明天注意。

  “这个活动学校已经了几年,每周轮换两名老师和学生,风雨无阻。待人有礼、注重仪表,在很多人看来不算什么大事,但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些点滴,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教处主任李荣娟告诉记者,对于现在的孩子进行德育,身体力行远比口头要管用。比如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学校每年重阳节都会组织部分学生到镇上的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洗衣服、打扫卫生。

  潭下镇中心小学在德育工作上的努力,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近几年,学校获得了桂林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桂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耐心,秀峰区西山小学从2014年开始在全校推行“滴水穿石”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定下一个学期的目标并记录下来。副校长石妮说,有一个学生定下的计划是每天给母亲洗一次脚,“那位母亲在记录本上写下感言——— 孩子第一次给自己洗脚,眼泪就忍不住了。”

  在逸仙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市教科所兼职高中心理教研员周新华看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家庭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但仍存在一些缺失。

  “在不少学校和家长心里,考试成绩还是唯一的秤杆,所以片面看重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收获,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周新华说,他去过一些学校,发现学生乱扔垃圾、公物、乱涂乱画的现象很严重,却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还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本应是最遵守社会规则的群体,但走在上,经常能发现有穿着校服的学生闯红灯、翻越栏杆。

  “学校、家长不重视,孩子也会觉得这些细节不重要,但真的等到问题严重起来,往往很难补救。”周新华说,在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对于孩子而言,德行上的“第一扇破窗”也常常是品性恶化的起点。

  让周新华同样担忧的,还有一些学校、家长忽视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和劳动观念的树立。“有一些学校,学生连卫生都打扫不干净,遇到上级部门检查,学校就只能雇请保洁公司。有的学校,甚至不再让学生打扫卫生,而是聘请专职的保洁人员。还有一些家长,一味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却很少引导孩子自己去努力获得。”周新华说,吃苦耐劳、以劳动为荣应该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良好品德,而学校、家庭的忽视可能最终造成孩子在这一方面的缺失。“考试成绩或许能让一个孩子进入好的大学,拥有一个漂亮的学历,但并不能决定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两年,我们对毕业生的接收企业进行回访,得到的反馈显示好评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接收企业认为这些毕业生更好管理,更容易融入企业文化的营造。”苏卫东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除了看重员工的技术能力,也关注员工的德行素质,因为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因子。

  很多家长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前不久,电子商务班班主任芬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那位父亲告诉我,孩子在家吃饭时,开始主动给他盛饭。有时他回家比较晚,孩子会等着他一起吃晚饭。这让这位父亲觉得,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未来还有希望。”

  今年8月,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因为招生规模超出计划四成,只能停止招生,这也是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以来的第一次。“中职学校招生竞争一直很激烈,以前我们经常是‘吃不饱’。”在苏卫东看来,这与学校强化德育工作赢得了家长的认可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让学校在继续探索德育工作的道上更有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