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美食

2021年桂林十大文化新闻

2021年桂林十大文化新闻

  今年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建党百年、“十四五”以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一个个文化事件,见证着历史,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这一年,习总的回信,让桂林文化艺术工作者倍感振奋;这一年,在中国现古学百年之际,桂林甑皮岩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一年,伍思亭捧回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距离上次桂林籍艺术家“摘梅”已十九年……习总给老艺术家黄婉秋回信,对她予以亲切勉励。6月3日,自治区领导向黄婉秋转交了习总的回信并看望黄婉秋夫妇。习在回信中说,电影《刘三姐》家喻户晓,让无数观众领略到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电影《刘三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根植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契合了人们对的向往和追求。习指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总的回信在我市文艺界引发了强烈反响。文艺战线上的工作者们纷纷引以为傲,深受鼓舞,纷纷表示牢记总的要求和嘱托,不忘初心与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时代放歌。桂林红色旅游文化升级 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月底,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其中,桂林市“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入选。“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具体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全州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6月29日,建党百年献礼工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一廊一园”(一期)项目顺利竣工,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此次竣工的“一廊一园”(一期)项目包括: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红军长征文化遗产廊道(一期)、兴安县湘江战役中央纵队界首渡江遗址公园(一期)。2019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其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涉及15个省区市。桂林将承担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的全部内容。工程于今年2月启动,至今“一廊”(一期)已完成了全州、兴安、灌阳段红色驿站、红军步道、文物修复、文化标识等总计24个节点项目,涉及里程约193公里;“一园”(一期)完成了文物监测中心、渡江浮桥、红军街、生态停车场、红军渡江雕塑群、公园标识等11个单体子项目。5月21日,第30届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南京揭晓。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一级演员伍思亭以桂剧《马前泼水》崔巧凤一角成功“摘梅”,这是19年来桂林桂剧演员获得的第二朵梅花。第二朵“梅花”落桂林,见证了年青一代桂剧演员的坚守与初心,也见证了桂林地方戏曲经久不衰、蓬勃发展的历程。近年来,我市先后打造了《桂林有戏》《破阵曲》《燕歌行》等众多精品力作,其中,集桂剧、彩调、文场、大鼓、弹词等于一体的《桂林有戏》还走进国家大剧院。桂剧《马前泼水》由桂林戏剧创作研究中心编创演出。桂林是桂剧的发源地,桂剧在300多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800多出传统剧目。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出品的《风采壮妹》《瑶妃传奇》《大儒还乡》等作品曾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旅部“文华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早在2002年,该研究中心张树萍以桂剧《漓江燕》中柳飞燕一角获得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6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我市申报的“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和“茶俗(瑶族油茶习俗)”成功入选。桂林米粉和恭城瑶族油茶均为首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过程历时一年,一次性成功,双双跻身“国家队”。至此,我市共有包括广西文场、桂林渔鼓、中元节、瑶族服饰、桂林米粉、恭城瑶族油茶在内的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与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年代约距今1.2万年至7千年,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1965年发现,1973年首次发掘,2001年再次发掘,总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78年,甑皮岩遗址陈列馆成立并对外开放。《红尖尖》先后斩获了2021意大利罗马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第十七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长片、故事片、最佳女演员奖等7项国际大奖、9项国际奖入围提名、3项国内奖项。从《刘三姐》到《红尖尖》,60年来,桂林在大银幕上“刷脸”频繁。像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上甘岭》《刘三姐》《少林小子》《英雄》《星球大战前传3》等数十部电影都曾经在桂林取景。在桂林拍摄的电视剧就更不胜枚举了。《红尖尖》的主要取景处,正是桂林市临桂区宛田瑶族乡。诚如出品人陈冬冬所言,“美”是桂林自古以来的标签,也是诸多电影、电视剧取材桂林的最直接的理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丰厚的人文资源,三个条件齐全,让桂林的“美”多了一分“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了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93人,桂林有28人入选。入选的这批非遗传承人,所涉及行业主要包括桂剧、广西文场、米粉制作、雕版印刷、古籍修复、彩色拓印、荔浦芋扣肉制作、桂林黑茶制作以及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等方面。6月25日,桂林市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靖江王陵博物馆开馆。同时,“中国桂林·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站”和“广西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院”在同一天相继揭牌。此次开放的三陵墓指庄简王陵、康僖王陵、刘氏次妃墓。靖江庄简王陵以全面复原陵园建筑形式向游人展示了靖江王陵完整的规制布局;康僖王陵则向世人揭开靖江王陵地宫的神秘面纱;刘氏次妃墓的看点是以遗址遗存向游人讲述母随子贵的传奇故事。11月11日,市文保与考古研究中心、桂林考古博物馆揭牌,这标志着我市文保与考古事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有“家”可归。揭牌投入使用的桂林考古博物馆位于文采路广西人民大学旧址,整体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共分两层,设五个展厅,一个考古整理室和两个标准化文物库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有什么文化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