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新闻

深圳坪山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告诉你坪山未来的样子

  曾海城今日上午,坪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坪山区政府筹备组组长陶永欣在会上作了政府报告,总结了坪山过去7年的成绩,分析了坪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部署了未来五年及2017年的主要工作。

  陶永欣表示,2009年,坪山成立新区后的7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坪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和精细化程度不高,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薄弱。二是经济总量偏小,高端创新要素不足,商务配套亟待加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三是社会民生短板突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四是社区集体经济结构单一,社区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五是政府行政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公职人员责任意识、能力素质、担当精神不够。我们要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他说,1986年坪山镇和坑梓镇正式设立,1994年深圳大工业区规划兴建,2009年新区挂牌成立,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坪山区,东进战略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启动建设,坪山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提出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的总体目标,描绘了努力成为“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新兴产业核心区、东部商务集聚区、交通门户区、生态文明先进区”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坪山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按照区一届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活跃、新兴产业集聚、商务氛围浓郁、综合交通便利、人居品质优良的深圳东部中心。

  看看坪山区政府报告提了什么“干货”

  交通

  五年计划:

  突出交通先导战略,努力在打造“西联东进”交通门户区上有新作为。把交通建设作为落实东进战略的先导性工程,全面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综合、智能、绿色、平安交通体系,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

  提升坪山站枢纽地位。全力引入深茂、深河城际等铁路,打开向北延伸的战略通道,强化东西辐射能力,力争引入一批始发列车。研究规划连通深圳机场和未来第二机场的高铁线路。开通一批快捷线列车,形成集高铁、地铁、云轨、城际快巴和公交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快速连通高铁沿线城市,便捷通达龙岗、盐田、大鹏等周边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构建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全力建成地铁14、16号线坪山段,推动19号线开展规划,建成2条以上衔接产业、生活、休闲等主要片区的云轨干线。建成坪盐通道、外环高速、南坪三期、东部过境高速,形成“两横四纵”高快速路网。推动南坪三期延伸接驳沿海高速,推进坪坝通道前期研究,谋划一批新的外联战略通道。建成坪西公路、龙坪路、绿梓大道等骨干通道,形成“六横八纵”城区主干路网。五年内,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达到4公里,形成“10、30、60”分钟都市交通圈。

  提升区域交通优质供给。持续开展“坪山大道”等主干道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每个街道打造2条以上景观示范路,实现次干道及以上道路“黑化”“亮化”全覆盖。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和信号协同系统,大力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实施“客货分流”,从严整治交通秩序。加快建设“公交都市”,新增公交场站11个、公交站点100个以上,基本实现公交站点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形成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社区微巴等多样化公交供给体系。构建慢行绿色交通系统,新建及改扩建的主、次干道要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新增绿道170公里、慢行道路130公里、人行过街设施28处以上,建成连通大学校区、马峦山、聚龙山等片区的绿色慢行网络。

  2017年:

  实施“门户交通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一是实现地铁14、16号线坪山段开工,加快推进19号线前期研究,力争云轨示范线年内建成通车。二是加快坪盐、南坪三期、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建设,优化坪盐通道和东部过境连接方案。推进深汕西高速扩建工程前期。三是实现坪西路、龙坪路竣工通车,加快聚龙路、金碧路等7条主干道开工和建设,开展丹梓北路、秋宝路等5条主干道前期。四是打通马峦北路等6条断头路。五是完成29条道路“黑化”和118公里道路“亮化”改造。六是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客货分流”,解决中心城区拥堵问题。七是设立深圳机场坪山“城市候机楼”。新开通10条以上区际快线。八是扩大社区微巴覆盖面,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公交巴士100%纯电动化。九是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25个,开展立体停车场建设试点。十是完成马峦山慢行系统一期工程。

  教育

  五年计划:

  五年内,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学校14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万个,千人学位数达130个。实施名师、名校工程,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办成2所市级名校、新增1-3家国际化学校。办好深圳技术大学,建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引进深大希伯来学院等特色院校,打造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2017年:

  力争建成实验学校南校区,实现马峦小学主体封顶,力争第二外国语学校、飞西学校、田田学校等6所学校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光祖中学、沙湖学校等17个项目前期,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000个。新建5所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加快深圳技术大学建设,完成首届本科生招收;开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前期,完成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新校区主体工程和业余体育学校设计招标。

  医疗

  五年计划:

  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三名”工程,推动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投入运营,建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完成健宁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第三人民医院等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探索社康集团化管理模式,开展“名医到社康”活动。五年内,新增床位3000张以上、千人床位数达5张以上,建成三甲医院1-2家,建成一批一流水准的综合及专科医院,打造东部高水平特色医疗中心。

  2017年:

  实现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开业运营;加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开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整体接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落地;完成疾控中心整体设计和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前期,推进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改扩建;新增床位600张。建立名医工作站2个,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个以上。五是推进碧岭社康中心改革试点,完成4家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推进18家社康中心环境提升。加快坪山敬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文化

  五年计划: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和高水平运营坪山文化中心,引进市级重点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文化场馆数量不少于20处,新增文化设施总面积不少于23万平方米,实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社区全覆盖。完成大万世居、庚子首义旧址等文化遗产修缮工程及活化研究,打造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坑梓体育中心等体育设施,建立全民健身推进机制,实施“综合健身室、运动场进社区”计划,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80%以上,每年举办3-5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体育赛事。

  2017年:

  办好文博会分会场、麒麟文化节和腰鼓文化节等。加快推进大万世居、龙田世居、庚子首义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启动来深建设者“学历提升”计划,办好“新坪山人融合”学堂。

  生态

  五年计划:

  深入开展治水提质工程,2018年实现干流水质氨氮指标达V类,其他指标优于Ⅳ类水平,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完成坪山河干流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加强防洪防涝,实现坪山河干流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支流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消除城区内涝。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建设5座以上滨水公园,提升流域内13座水库水体景观,打造自然滨水生态岸线。

  推动道路绿化升级和城区立体绿化,打造深汕高速、厦深铁路沿线生态景观林,建成松子坑森林公园等5个公园,实现社区公园全覆盖,五年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5%。围绕“一山一河”和“一湿地一村落”,以马峦山“千亩梅园”、聚龙山“四季花海”、现代农业“观光长廊”为重点,打造一批生态主题公园,形成山可近、水可亲、园宜赏、城宜居的“园道河山”生态景观环境。

  2017年:

  一是实现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工程量50%以上,坪山、坑梓片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完成30%以上;推进汤坑水等6条支流的综合整治,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5条;开展赤坳等4个湿地公园建设。二是加快横塘水和碧岭水2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现社区供水管网(二至八期)完工通水。启动“竹坑石井”片区及老坑等3个社区污水支管网建设。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160公里。建立内涝点动态监测机制,整治城区内涝点7个。推进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示范试点。三是推进光祖公园等5个公园建设,新建3个社区公园。完成大山陂水库环湖绿道建设。完成金牛路等10项绿化建设及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以上。四是改造16座垃圾中转站,推进垃圾分类,新增达标小区20个,每个街道至少打造示范小区1个、景观示范路和特色街各1条。五是建立污染源数据库与电子地图,力争空气优良率达95.6%以上,PM2.5浓度低于33微克/立方米。

  来源:南方都市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