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历史沿革图东山书院汗青沿革(组图

  重建后的东山书院,设置的课程和勾当兼顾、学问、艺术、糊口等方面。书院茶馆、手工陶坊、山林之地的使用,也是一处可修心养性的禅意空间。来到东山书院的人们除抚玩展览、表演、交换创作、赏识大天然之美外,更能“存神闲旷之地,游目清虚之境,然后粹和内充、来应”,以表现生命意义及喝茶、手工制陶的糊口美学。

  书院始建师资雄厚,学子云集,学政修明,教习方式适当、规范,有鹿洞、鹅湖之会的遗风,培养了多量人才。如:

  书院的建筑设想规划由燕守谷、杨道平以艺术行为完成。将在地文化保守融入所施行的建筑傍边。书院建筑延续村子民居的元素,外观多以石墙草顶。分歧之处是:为俯览四周景色视线不受遮挡,门窗一律改为落地,使山光水色尽入眼皮,浑然天成的山林便是书院庭前屋后的花圃,更有一湾潺潺溪流蜿蜒此中;室内则以天然环保生态元素为主,营建舒服健康的糊口空间,以顺应艺术创作和糊口的当今需要。东山书院充实阐扬了鬼谷子村的天然地舆劣势,彰显出本地地形地貌之善,并协调地融入到方圆天然山川和村景之中。

  郭俊彦,字绍庭,号醇庵,清代学者,南林村人。生卒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拔贡,曾任沾化县教谕5年。毕生潜心程朱之学,熟谙圣学之要,董仲舒、韩愈论性之说,宋儒理学之要。著有《佩籍录》、《重哀记》、《鞠问》、《论语章养正说》、《伊洛渊源录》、《冰渊集》等专著,惜均失传。尚存者,唯《费邑艺文存》辑其之《醒忠词辨》、《稻莠说》、《火虚心实说》、《款差说》、《四虫说》等10篇艺文。清光绪《费县志》有“邑中数百年来,可谓通儒者,俊彦一人罢了”之赞语。郭俊彦除著书立说外,十分注重育人。移建东山书院后,郭俊彦常约友朋此中,立规条,严考课,培育出很多人才。后人曾于东山书院设立祀位留念他。

  崔红涛

  元皇庆二年(1313年),邑人康恭在本村狄家村(今仲村镇康家寨)捐资兴学,建立义学。而后,其子康若泰、孙宣建燕居堂、课堂、斋舍12楹,易名“东山书院”。康姓家族是元朝境内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康恭,字辅之,元代进士,朝廷谏官。其子康若泰官至礼部侍郎。

  清嘉庆十年(1805年),邑人卜梦弼、孙植,教谕张大苏有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建为小私塾。抗日和平期间,遭。

  康若泰,以文学登,官至礼部侍郎。

  2010年秋,平邑人燕守谷及夫人魏黎与道友马伟、唐文国结游蒙山,相逢东山书院旧迹,意欲答复这一汗青文化遗留,并设想将东山书院重建成一处研究保守文化而更偏重书画艺术创作交换、供艺术家修心养性之所,后有莱芜同好袁胜插手,重建筹备工作由此起头。

  牛克明,进士,官胶州提督。

  元进士李彦博曾作《康家寨重建义学碑记》记述了其时东山书院的昌隆情况:“费邑之西三舍许,东蒙在焉,山之西又四十里曰狄家庄(今名康家寨),居人康公辅之勤俭以起身,诗书以教子。于皇庆二年,偕里人唐君各捐己资,买田若干亩,肇建义学一区,招致俊彦,教化而作成之。予晚年肆业与此,后得与进士,乃嗣国子司业若泰接踵及第。又如郾城李彦密,胶州提督牛克明皆出,蒙阴县尹陈稷,景山书院山长徐奄,山东宪司书吏侯泰,累中乡试,俱若泰之高第也。康公利泽及人者厚且远,以子贵赠中顺医生,礼部侍郎若泰子宣以父职为沂州等处戎马照(,有继志述事,率乡邻贤而功德者,缔构大成至圣文宣王‘燕居堂’暨课堂、斋舍、门楼、垣墉,靡不具备。运营于至正十二年八月,乐成于次年四月。就举乡贡进士,莫不欣美。一日,宣踵门丐文,此时申达朝廷,名为‘东山书院’”。

  2012年蒙山风光区管委会成立,将重建工作列为景区文化扶植的重点,鼎力度支撑重建,各项工作成功进行。

  清乾隆七年(1742年),书院续修,费县知县夏谟允作《绪理书院记》并题“遇圣门”、“贤关圣域”和“近圣门”、“礼门”两块大字石额门楣。经知县乔天保报请朝廷将东山书院载入《大清一统志》中。

  康在熔,进士,官无极县尹。

  《移建东山书院记》碑,高240厘米,宽100厘米,厚17厘米。平首,碑额书“东山书院碑记”。碑文记述了东山书院的汗青及移建的颠末。碑载:“丁未之冬,费邑郭俊彦以改建东山书院索记于余,会觐阙回乡,撄疾未能握管。越二载落成,复踵门固请,余不克不及以无文辞。……郭生之祖名选、父名良贵,刘生名洙者,读书院废坠,圣迹久湮,复议改建于东山之南麓,捐地一区,与同志孙广锦、赵亢等,置祀田、谋兴筑。先公恭悫公、先叔翰博公曾为制引募捐,并出私钱认为助。经画肇自康熙四十八年己丑,至雍正七年己酉,阅二十载始达成,仍颜其旧曰‘东山书院’。……今郭生精研理学,慨然有崇实黜浮,倡民之意,因祖、父创始,偕朋侣襄事,逐竟厥功。堂庑斋室,薄栌榱桷,礼乐几筵,牲醴笾豆,无不备具。程功稽课有其方,小学大成有其序,敬业乐群有其人,习礼观德有其地。阅所著《拟事》四卷,运营之缜密,参订之详明,考古按今,正而排,虽古勤学名儒力行不倦者当不是过。”

  始建

  燕守谷,号大明湖客、半山、清溪散人。1959年生,临沂平邑人。1993年结业于地方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为书法家协会副,西泠印社社员,山东艺术学院客座传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自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历时二十年,东山书院移建于蒙山南麓贯庄村。面积约4亩,建有圣庙、两庑、课堂、神门、院墙等。

  2014年6月,东山书院在鬼谷子村重建完工。重建工程共二期。一期建有东山书院课堂一座,及旧民居院落改建成的艺术家工作室四周。二期建有蒙山美术馆一处、艺术家工作室十六套,另设有食堂、茶馆、手工陶坊等。

  李彦密,进士,官卞梁郾城县尹。

  2011年经平邑县委宣传部批复,注册成立民间文化,并仍沿用东山书院名称,重建工作同时实施。因东山书院旧址在地的和客观缘由已不具备重建前提,重建选址在战国时纵横家、兵家鬼谷子隐居之地的鬼谷子村。

  陈稷,进士,官蒙阴县尹。

  重建

  清初,蒙山南麓贯庄人郭俊彦与其祖郭选,父郭良贵在蒙山南麓捐地一区,与赵亢、孙广锦等置田、备材、鸠工移建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始建于元代初期(1313年),康恭开办。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郭俊彦移建。清乾隆七年(1742年)书院续修。历经元明清三朝,为蒙山费邑人才摇篮。距今700余年。2011年重建于蒙山鬼谷子村。2014年重建完工并开院。

  康宣,进士,官沂州等处戎马照(。

  ·贤关圣域。清乾隆七年书院续修,费县知县夏谟允所题门楣。

  东山书院盛极元、明两代。明末,康家寨康氏家族家境中落,东山书院也随之萧条萧瑟,至清初,书院历400余年而倾圮。移建

  2014年6月15日,东山书院在鬼谷子村重建开院。

  清雍正七年(1729年)移建完工时,由曲阜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之胞弟、翰林院五经博士孔传鋕作《移建东山书院记》,镌碑立于书院。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大学士陈世倌书“东山书院”匾额悬于课堂。

  还有乡贡进士若干名。

  李彦修,进士,官济南府沾化县尹。

  李彦博,德埠庄人,进士第,官朝列医生,处州总管府治中。

  书院原建筑设备至1945年建筑贯庄烈士林园时已大多倾圮损坏。书院旧址现多半为陵寝烈士墓区。原书院中尚存石刻被掩埋,此中孔传鋕撰文《移建东山书院记》石碑2009年被移置蒙山万寿宫院内碑廊。·东山书院旧址现为康家寨学校·《移建东山书院记》碑。清雍正七年(1729年)移建完工时,由曲阜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之胞弟、翰林院五经博士孔传鋕作《移建东山书院记》,并雕刻立碑。·遇圣桥。桥西即为东山书院清代移建旧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