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在中段阅读教学中找到学生写作的“训练点

  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人教版教材鼓励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对于大部分的中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虽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但由于平时观察不细致,缺乏必要的积累,难以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于是常常陷入习作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写作,乐于写作,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去找学生习作的“训练点”,让学生快乐练、写,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择足以作为母语作品中的经典范文。这些课文体现了作家多样的写作方法和表达风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明白情理、事理,更需要让学生明白文理,让学生懂得作家是如何写作的。

  (一)读中学会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文本资源,准确地讲解,让学生感悟观察效用,掌握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

  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通过介绍了爬山虎的各个部位的特点、颜色和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怎样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持续观察;巴金的《鸟的天堂》,有序地写出大榕树的枝繁叶茂,充满生命力的美,让学生明白怎样对事物进行有顺序的观察。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范例,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领、点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吸纳、积累,使之转化为滋养他们智力发展的“营养液”,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将自觉地会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二)读中掌握文章结构

  中段学生的习作,最要注意的就是文章要文通句顺。那要文通,就必须做到文章的结构要完整。在中段的课文中,很多文章的结构就很严谨,又易于小学生学习掌握。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整篇文章呈总——分——总的三段式结构,首尾呼应。这种构文方式学生一学就会。再如《荷花》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整段呈总分式,一开始就有句中心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全段围绕着这句写了挨挨挤挤的荷叶,姿态各异的荷花。教师在教学这一段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练练笔,学习这种构段方式。明白怎样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得有条理,把事物写具体、生动。

  (三)读中积累好词句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写文章时才会文思如泉,有如神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以及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在习作时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得心应手。学习《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时,师可出示三组词语:①训斥、冷酷、孤独、瑟瑟发抖、拆除②北风呼啸、鲜花凋谢、绽出绿芽、草翠花开、狂风大作、雪花飞舞③洋溢欢乐、欢快喧闹、纷纷逃窜。去让学生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读,明白了这三组词语分别是写巨人的,巨人花园的,孩子们的。在读词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词意、读出词味。多读几遍,学生自然熟记于心了。

  再如在教学《火烧云》时,在学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这一段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读一读,再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发现这三组表示颜色的词语,第一组是ABB式的,第二组是半A半B式的,第三组是实物+颜色,学生明白了这种表达方式之后,再让学生学着说词,并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二、读写结合,帮学生铺好习作之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语文教育大师的卓见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理顺读写的关系,教师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帮学生铺好习作之梯。

  (一)仿写迁移

  仿写迁移是引导学生领悟习作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经典片断,适时进行局部的模仿与迁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继而在仿中创,打通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如《火烧去》一文中的4、5、6自然段,是介绍火烧去形状变化多而快的特点的,每一自然段的写法都相似,都是用了想象的方法对云仔细观察,先写云的静态,再联系和它相似的事物去想象,写出云的动态,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就可引导学生用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来仿写云还有什么变化,写一段话。

  (二)补白拓展

  补白拓展是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补写、续写等形式的课堂练笔。

  1、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去年的树》一文中鸟儿的两次“看”,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想象:“鸟儿看着看着,有什么话想对树说?树呢?它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它们在用眼神诉说什么呢?请同桌两人一起为鸟儿和树设计简短的心灵对线、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积累,还要充分挖掘文中的精彩处进行拓展。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桂林山水的静、清、绿、让人读后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向往。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改写导游词,倡导使用文中的优美词句。此外,诗改文也有失为一种练笔的好办法。

  3、课文延伸点的续写练笔。教材中许多课文是语虽完,意未尽。或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或给人以好奇的悬念;或给人以空白的结局。这时就可以利用课文的信息资源,对课文的结尾加以延续,让学生自当导演,将故事沿着自己的设想方向发展。这种续写没有一种固定的格式,只要合情合理的都可以。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的写法,这其实也是一种创造。如《检阅》一课中,让学生当布莱克写一写回家后今天的心情日记。又如教学《小木偶历险记》一课,安排小练笔:小木偶经历了这样的曲折之后,继续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他还会遇到怎样的经历呢?请你运用合理的想象,编写童话《小木偶的故事之二》。

  当然,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和训练点,教师要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科学施练,一定能领略到“读写结合风光无限,能力素养提高显著”的成功喜悦。(江西省金溪县实验小学余莉)独家原创稿件,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