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资讯

桂林理工大学:用科研创新成果绘就美好乡村蓝图

桂林理工大学:用科研创新成果绘就美好乡村蓝图

  广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优势,坚持把高校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主动深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为广西农业农村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桂工智慧”。

  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探索分层分类实施科学研究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乡村振兴理论研究需求,组建专家团队,特聘专家顾问、研究员等50余名,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内容组建10余个研究团队开展战略咨询与政策研究,探索面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近年来,根据地方发展实际需求,精准发力,先后签订了“灌阳县黄关镇乡村风貌改造示范项目”“贺州市钟山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暨实施意见服务”“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地灵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旅游扶贫规划”等多项合作项目,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青年参与乡村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政策咨询和建议。

  乡村振兴研究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巩固拓展帮扶成果。一方面,整合资源优势集体攻关。在帮扶县重大项目灌阳西山滑雪场建设中,组建覆盖地质、土建、测绘、旅游、艺术和商学等6个学科专家团开展地质基础勘探、场馆规划、运动项目设计等专项帮扶;在桂林市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组织城乡规划和建筑学专业师生75人,深入35个乡镇814个村庄,完成67000余栋房屋及有关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协同学科力量展现了更有效的帮扶效果。另一方面,发挥专业特色精准攻关。研究院专家组依托灌阳县获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提出独具灌阳特色的“红古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古村落修复保护、村镇连片规划、建筑造型美化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参考,试点规划打造的灌阳县永富村入选广西第四批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研究院围绕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坚持聚焦“三农”,主动对接教育培训、职业培训、送教下乡、捐资助学等乡村人才培育活动。积极为各级党政部门,各类人才、骨干提供培训师资力量。近年来,研究院依托学校在资源、建设行业等领域的职业教育资源,协助开展基层治理、农产品电商、果蔬种植、课堂教学等实用技能培训千余场,惠及脱贫户、农民创客、乡村教师等万余人;每年联合共青团组织接续选派师生、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活动,面向脱贫户、农户、返乡青年等进行理论政策宣讲、农业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成了乡村人才培育的重要力量。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研究院积极探索产业振兴帮扶新模式、新举措,组建“专家帮扶工作站”,围绕乡镇规划、生态保护、设计赋能等方面进行科技帮扶恳谈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学校的支持下立项实施“土壤环境检测治理”“农产品包装设计”等专家帮扶项目20余个,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建立“专家挂牌帮扶产业”机制,按项目组建由学科带头人、教授等构成的专家帮扶工作站,驻点开展项目技术指导、产业发展咨询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链条人才帮扶和智力支撑。研究院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的专家组主动对接灌阳传统特色产业,针对雪梨、奈李病虫害较为严重、落果率偏高等问题,提出纳米碳酸钙防护技术,通过喷洒防护剂,有效减少了紫外线、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努力将乡村振兴研究院打造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科研与实践平台,坚持在科学研究、战略咨询、智库决策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用奋进之笔谱写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理工大学认可度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