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新闻

加快“双链融合” 打造桂林人才发展生态区 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在广西首次开展人才

加快“双链融合” 打造桂林人才发展生态区 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在广西首次开展人才

  仲夏之日,万物并秀。7月1日,桂林市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启动仪式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

  这是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更是桂林加快推动产业与人才良性互动、逐步融合,促进产业振兴、科教振兴的一次重要实践。桂林也成为广西首个实施“双链融合”行动的城市,必将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人才活力。

  发展是主题,产业是关键,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创新支撑。

  近年来,桂林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扣产业抓人才、抓好人才促产业发展,围绕全市四大优势工业产业,实施了漓江学者、人才小高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系列举措,打出了集聚产业人才、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组合拳。同时,我市紧扣产业发展,制定重点优势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桂林市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分布地图》,为企业精准引才绘就清晰路径,有力推动产业与人才良性互动、逐步融合。

  当前,全市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在全市61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70家,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然而,在全市规上企业中,拥有自治区级以上技术中心的企业占比偏低,仅为12.3%,部分企业在科研经费和人才的投入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卫东在出席启动仪式时指出,开展“双链融合”行动,就是要通过搭建“双链融合”的载体平台和建设示范点,引导广大企业树立重视人才、重视创新的发展意识,体现“产才融合”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同时,通过此次活动,全市上下更加应当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为实现我市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产业发展提质增速的发展目标,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和产业支撑。

  赵卫东要求,各部门、企业、高校要在全市掀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新潮,立足桂林市产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出真招实招,搭建更多吸引人才、造就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以更加优质、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服务机制,推动产业聚才、以才促产,将“双链融合”融得紧密无缝、融得蓬勃发展,不断焕发人才活力、产业生机,把桂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生态区,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添砖加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周娅、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所常务副所长周艳林等企业、高校、工程师三方代表结合所在单位特点,就如何推进“双链融合”进行了发言。

  李恒介绍,桂林电科院将积极投身“双链融合”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汇集高端科技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实用型创新科技人才,构建多层次、度人才链。

  周娅表示,学校将以本次“双链融合”行动为契机,致力于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建立起政校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周艳林说,作为人才专家,感受到自治区、市各级领导对自己的关怀,自己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努力实现广西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的突破。

  此外,自治区工业振兴特派办、部分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城区党委组织部部长,相关县(市、区)工信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工业企业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据了解,为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加快“双链融合”,围绕我市“人才强市”战略部署,近期,市委组织部与市工信局联合印发了《2022—2023年桂林市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立足我市生态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通过对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有机融合,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人才发展支撑起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启动仪式上,市工信局党组、局长张晓阳就《方案》进行了解读。

  《方案》要求,在“双链融合”行动中,我市将实施四大主要任务,即培养“卓越工程师”,引进“高端人才”,评选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培育“工业专才”干部等。

  其中,“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是充分利用桂林高校资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施高校和重点工业企业“卓越工程师”双向培养工程。一是从重点工业企业遴选一批工程技术类人员,组建“卓越工程师班”,按照重点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由市产才融合办每年在区内外组织开展2至4次短期定向培训;二是在我市高校遴选一批应届毕业生,或市内外高校毕业两年内在桂林就业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人员,到重点工业企业采取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开展为期3至6个月的实践工作,并按实践工作时间,以每人500元/月的标准奖励企业用于“师带徒”补助。市产才融合办从学历、合同签订期限、专业技术岗位等方面,每年择优评定不超过100名“卓越工程师”。

  “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将对今年以来重点工业企业引进的博士,与企业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且连续在桂林缴纳社保半年以上的,给予引进的博士2万元一次性补助。

  评选“双链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是围绕我市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开展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试点工作,择优评选5家桂林市“双链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授予牌匾并分两年给予5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需用于企业的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等方面。

  在“工业专才”干部培养行动中,将从工业系统干部和工业振兴特派员以及重点工业企业中选拔一批素质好、开拓创新意识强、工作热情高的干部和企业家,共同组成“工业专才班”进行培养。每年定期邀请国家、自治区以及发达地区领导专家或企业家开展“工业振兴大讲堂”,对“工业专才”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同时,按照“走出去”的原则,每年安排1至2次“工业专才”到发达地区和名校进行短训或挂职。

  张晓阳表示,工信部门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业振兴战略部署,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搭建“双链融合”优质平台,推动“产才融合”高质量发展,全力为高校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桂林营商环境。希望各高校、企业用好用活“双链融合”政策,全力打造人才聚集洼地,持续推动桂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人才网官方网站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