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高考热点专题二|都城变迁史

kalista

近日有关于kalista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kalista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kalista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kalista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kalista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专题二都城变迁史

【名词解释】

都城的含义: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

都城的地位: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知识梳理】一、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

王朝 都城 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 夏朝 阳城 河南登封 商朝 亳-殷 河南郑州-河南安阳 西周 镐京 陕西西安 东周 洛邑 河南洛阳 秦朝 咸阳 陕西咸阳 西汉 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洛阳 河南洛阳 吴国、东晋南朝 建康 江苏南京 隋唐 长安 陕西西安 北宋 东京 河南开封 西夏 兴庆 宁夏银川 金朝 会宁-燕京 黑龙江阿城-北京 元朝 大都 北京 明朝 南京-北京 江苏南京-北京 清朝 北京 北京

二、古代中国的都城迁移过程

古代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1)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支流

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支流洹水之滨。西周的镐京,地处沣水和渭水的交汇之处。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

(2)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文化轴心带。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这局面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这一经济文化轴心带的建立,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二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

中唐以后气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元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先后建都的城市有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扬州、建康(南京);西夏的兴庆府(银川);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县大名城)、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南)、东京辽阳府(今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等和金中都(今北京)。这时的国都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却得到空前的发展。商业活动在国都城市里的巨大活力,冲淡了王权的力量,尤以东京和临安最为显著,形成中世纪世界壮丽无比的大都会市场。此间,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无一例外地继承发展了由孔子总结的夏商周文化的传统精华。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4)元统一中国后,北京终于上升为全国惟一的政治中心

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接洽处。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为了连接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特别是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历届中央政府关切的大问题。元世祖忽必烈把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也为我国运河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南北经济文化重心及南北大运河形成了南北轴心带。特别是明朝将南京也定为都城或陪都,体现了这一时期都城地理格局的总特点。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背景分不开。

三、中国古代六大古都及其当时的名称

六大古都 当时的名称 西安 西周(镐京);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 洛阳 东周(洛邑);东汉、曹魏、后唐、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 魏国(大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 北京 燕国(蓟);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南京 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南唐(江宁府);明(应天府) 杭州 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1、西安

西安成为王朝的都城最早是在西周时期,汉唐时代称之为“长安”,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前期的的鼎盛王朝均定都于此。这与当时经济重心在西北地区的状况是相适应的。此后,随着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西安渐渐丧失了都城的地位

2、北京

北京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诸侯国燕国的都城,当时称为“蓟”。此后,北京一直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其名称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隋朝时称为涿郡,唐朝时称为范阳,北宋时期宋朝称为幽州,辽朝则称为“南京”。金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南部中原地区的控制,迁都于燕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作为中原王朝都城的开始。元朝建立以后,在1271年,定都燕京,改名为大都,北京在这时第一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都城,元朝以后,明清两代均定都于北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北京的基本轮廓布局就是建立于明朝

3、南京

南京成为都城开始于三国时代的吴国,此后东晋和南朝五个朝代连续在此定都,所以南京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在东晋和南朝时期,南京称为建康;明朝建立前期,即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时期,明朝定都于南京。明成祖即位后,出于加强北部边防的考虑,才迁都于北京,但南京依然为南方重镇,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异常重要。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复习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具体事例如下: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签订于南京城下

(2)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定都于南京,改名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定都于南京

(4)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四、中国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地区与原因

中国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几个大一统的朝代都是如此。主要原因如下:这里是华夏族起源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这里处于全国的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汉族政权在历史上时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为了加强防御力量

五、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原因和特点

中国古代有多次迁都,导致迁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因为战乱,原来的都城受到战火的破坏,如东周迁都洛邑;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原都城失陷,无力收复,如南宋定都临安;为了便利向汉族学习,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和全国的控制,如元朝定都大都;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而迁都,如明朝迁都北京。

中国古代的迁都,除明朝以外,迁都的基本特点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迁移,尤其是向南迁移使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六、中国古代历次著名迁都及其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却只有八次。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迁都原因

1、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

(1)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

(2)抑制奢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和。在《尚书·盘庚》中记载了盘庚对臣民的演说词,将迁之时,盘庚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施惠于民。

2、周平王迁都洛邑的原因

(1)原来的都城镐京,经犬戎之乱后,残破狼藉。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经大肆掠夺后,一片狼藉,无以成都。

(2)为避开犬戎,摆脱困境。镐京已处于西北戎人的威胁之下,而周朝兵力又不强,迁都实为躲避少数民族“戎人”的侵袭。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从军事上来看,为了避开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于北方,既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又不利于对整个北方的军事控制,同时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管辖和治理。

(2)从经济上来看,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严重匮乏问题。平城地方寒瘠,虽然从398年定都平城至迁都洛阳之时已有百年历史,农业也有所发展,但粮食产量远不够供应军需和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再加上无水路漕运之便,从外面运入粮食也困难,要解决粮食问题,就需要 迁到农业发达、运输方便的地区。 (3)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统一全国大业的需要;再一方面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尤其是尽快摆脱已故冯太后的阴影,不让冯太后的势力继续左右政局。

(4)从文化上来看,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 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5)而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 深厚之地,迁都洛阳不仅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还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洛阳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孝文帝要通过迁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

七、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规律性认识

1、都城迁移的趋势及特点: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其间,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具体说来,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都城的迁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全国性政权的建都特点

一、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自西向东的态势

二、从长时段来看呈现出先东西横向迁徙,后南北向纵向变化的格局,即“前东西拉锯,后南北抗衡”的都城格局

三、从对外交通来看,随着封建王朝的日渐封闭而逐渐偏离对外交通要道

四、与政权统治集团发轫或依靠的地域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区域性政权的建都特点

一、凡控制黄河流域大部分土地,又欲统一南北的政权,往往定都洛阳。

二、凡统治黄河流城东部地区的政权,往往定都于邺。

三、凡统治西南地区的政权必定都于成都。

四、边区少数民族在其政权建立和势力逐渐进入中原地区的过程中,在都城选址问题上,往往表现为不断地从边区向内地迁移。

2、都城迁移的一般原因:

(1)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

(2)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

(3)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几点认识:

(1)考察中国古代都城的迁移,不难看出其蕴涵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特点。因为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2)古代都城一般都会迁到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历代王朝迁都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把首都迁到偏远的贫瘠地区去。

(3)在中国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军事(国防)是决定都城迁移的首要因素。后期,随着运输系统的改善,经济的因素则退居次席。

4.总结

古代王朝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经济以及人文背景,之所以出现“东西循环、南北往复”的局面,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游牧民族主要入侵方向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封建社会后期王朝选址更是反映了其走向走向封闭的倾向。区域性都城的选址往往和其控制的地理疆域以及统治者的扩张意愿有关,游牧民族的都城则表现出不断向内地迁移的趋势,体现出了汉化的过程,希望读者能从这篇文章中,发现出更多与都城相关的历史人文规律。

【名师点拨】

【点拨】中国古代定都迁都的原因(背景)

(1) 战略地位/地理条件优越

还可以反着说:都城偏远,统治者迫切需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 处在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3) 便于对内控制割据势力,巩固统治,对外抵御外族入侵

(4) 位于或接近赖以起家的根据地

(5) 受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

【点拨】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

(1) 自西向东迁移

(2) 从中原的腹心地区向中原的边缘地带迁移

【点拨】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特点

(1) 布局方正,宫城居中

(2) 凸出中轴线对称布局

(3) 前朝后殿,凸显皇权

(4) 体现皇权至上

(5) 遵从礼制

(6) 政治色彩浓厚

【点拨】定都迁都的影响

(1) 政治上

① 便于控制中原地区,加强统治

② 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③ 防范少数民族,稳定边疆

④ 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重合,加强国防、军事实力

⑤ 开发了边疆地区

⑥ 靠近沿海地区,便于统治者控制海疆

⑦ 靠近统治者经营的根据地,政治上安全可靠

⑧ 影响之后王朝都城的定都

⑨ 奠定都城城市布局

(2) 经济上

①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促进经济流动发展

②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兴盛,促进商帮形成

③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④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⑤ 便于开展对外贸易

⑥ 为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埋下伏笔

(3) 文化

① 有利于人口流动,促进文化交流繁荣

② 加强民族融合,移风易俗

③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外向扩展

(4) 少数民族

① 少数民族定都靠近本民族区域,便于保持与本民族区域的紧密联系

② 便于少数民族南下,作为统一全国的基地

③ 便于少数民族适应气候的变化

不利影响

(1) 政治上:过于靠近边疆,一旦沦陷,敌兵易于长驱直入

(2) 经济上

① 远离经济中心,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②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不利于国家对财政控制

③ 都城与产粮地区距离过远,运粮困难

(3) 文化上:易于产生民族冲突

(4) 环境上:修建都城大兴土木容易破坏环境

【点拨】城市发展的背景与原因

(1) 正面的背景与原因

① 政府政策影响

② 人口流动频繁、人口集中,市场繁荣

③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商业繁荣

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⑤ 市民阶层的扩大

⑥ 区域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⑦ 交通便利

(2) 反面的背景与原因

① 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② 受战乱影响

③ 农耕经济的制约

④ 专制集权制度和商业官办的遏制

⑤ 封建制度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

【点拨】城市发展的特点

(1)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的概述

① 体现儒家思想和等级规范

② 体现皇权至上的政治观念

③ 都城具有政治、文化功能

④ 城市主要发挥的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

⑤ 居民以行政人员和文教人士为主

⑥ 城市控制农村

⑦ 地域性中心城市联结都城与农村,城市形态相对稳定

⑧ 主要分布在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工商业市镇

⑨ 出现承载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2) 中外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① 先秦时期

(1) 强调等级尊卑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突出王权

(2) 政治军事功能突出

(3) 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

(4) 文化教育发达且资源集中

(5) 发挥宗族凝聚作用

② 唐朝前期

(1) 坊市分离

(2) 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

(3) 国际大都会(中外、民族交流频繁)

(4) 文化多元

③ 宋代

(1) 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周边地区商业发展

(2) 功能更加完善,具有社会救济功能

(3) 商业职能上升

(4) 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出现街市和夜市)

(5) 出现专业服务性场所(娱乐、服务设施完备)

(6) 区域特征明显,商品种类丰富

④ 明清时期

(1) 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

(2) 辐射范围广

(3) 分布密集

(4) 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⑤ 近代

(1) 近代城市化是外国侵略的结果,带有浓厚的半殖半封特征

(2) 近代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

(3) 更多具有经济功能

(4) 近代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城镇功能的扩展

⑥ 西方

(1) 城市规划则适应城乡协阔发展需要

(2) 彰显了人本主义价值追求

⑦ 对比(补充)

【唐宋城市发展对比】

1)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

2) 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

3) 北宋东京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4) 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

【中英城市化对比】

1) 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

2) 中国城市化在1949—1978年间,曲折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3) 中国城市化受制度和政策影响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点拨】中外城市发展趋势

(1) 中国古代

①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

② 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③ 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世俗化

④ 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⑤ 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

⑥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 世界

① 城市人口总体增长迅速,逐渐形成大都市群

② 不同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增长不平衡

【点拨】城市发展的影响

(1) 中国古代城市的作用

① 概述

(1)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发展

(3) 有利于思想文化近代化

(4)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5) 适应了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 宋代城市街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1) 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

(2) 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市坊制度解体、夜市出现)

(3) 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

(4) 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

(5) 使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

(2)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 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

② 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③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④ 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带来一系列问题

⑤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⑥ 促进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

⑦ 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

【典例剖析】

1.(2013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描述与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答案不唯一,贴近材料并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