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谁在网络背后窥视我们的隐私?
近日有关于九分帅十分拽全文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九分帅十分拽全文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九分帅十分拽全文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九分帅十分拽全文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九分帅十分拽全文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这个布置在他人房间里的摄像头账号来得如此容易,章周(化名)感到既兴奋又害怕。
只要花费不到四百元,就能在匿名社区里买到某个App的登陆账号。App里包含了大量未解锁的隐私摄像头监控截图,成为会员即可瞬间解锁观看权限。
这些摄像头正对准了不知是谁家的卧室或客厅,画面里人来人往,有的在换衣服,有的喂宠物、休息……他们本想用摄像头监控自己家的情况,却不知反成为另一群人“监控”的对象,一举一动皆被摄像头掌握,任由屏幕背后的陌生“双眼”肆意窥视。
代号为“909”的卖家,在匿名社区里将自己的简介写成“大量私密视频有售”。短短八个字,字与字之间夹杂着多个emoji、符号、同音字。他的头像由密密麻麻的私密视频小图拼接而成,中心是一排斜插红色大字,也是他的微信账号。
在买卖过程中,“909”回复信息的速度并不快,但言语十分干脆。当章周企图知道这些摄像头的权限来源时,“909”显得很警惕,说这些都是“机密”。他强调自己只是其中一个代理,账号随时可能被封。
摄像头被破解,所拍影像被多人围观、甚至作为商品被转卖,实际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实的隐私风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许多手机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被一张照片轻易破解;智能音箱一旦被入侵控制,家中所有智能产品操控权限会被直接获取;智能门锁一旦被解码,你家的门随时可能被陌生人打开……
万物互联的时代在拉近人们彼此距离的同时,名目繁多的智能终端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吸走”的我们的隐私。这些智能化设备一旦被入侵,包含网络IP、Wi-Fi、录音、录影等功能在内的隐私系统,就仿佛被置入潘多拉魔盒一般不断被侵蚀,并将“毒素”扩散到难以掌控的灰色地带。
隐秘的灰产
有需求的地方便有市场。
章周只是屏幕背后众多的“看客”之一,为了满足这些“看客”的好奇心和窥探欲,一条以摄像头为中心的灰色产业链已然形成。这当中包括摄像头出售方及安装方、账号破解技术提供者、账号销售人员以及下游的买家等等。
上述匿名社区上,明确标明“摄像头破解”的账号主告诉界面新闻,这些摄像头一部分来自于私自在酒店等地安装且已经“动过手脚”的摄像头,一部分来自于使用黑客软件破解出的摄像头。该账号主处于产业链上游,其业务主要依托于这两部分。
据他所言,加装了“后门”的摄像头出售价格多在三四百元左右。摄像头完成安装后,除具备常规功能外,通过内置的程序,便可以在被拍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摄像头进行操作,包括录屏、直播、调整角度等等。另外,他也出售一部分外形隐蔽的摄像头,多用于偷拍。
该人士称,利用黑客软件破解出的摄像头数量比私下安装的量大很多,用软件可以做到批量获取,成本和风险非常之低。
他并没有具体透露批量获取的量到底可以有多大。但在2021年4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叫巫某某的被告人,通过在网上购入的“傻瓜式”反编译软件,经过技术外包人员的重建,轻松控制了全球18万个摄像头,之后大量收藏或录制私人住宅里人体裸露的视频,并在网络上进行贩卖。
一位长期从事智能摄像头监测的工程专家告诉界面新闻,该软件类似一个IP扫描器,只要输入全世界任意地区的IP段,通过某品牌摄像头的特征进行搜索,就能找到IP段内所有的该品牌智能摄像头。如果用户的摄像头密码过于简单甚至没有密码(弱口令),就能直接登陆系统,实施偷窥。
“一旦被黑客找到了漏洞,任意一台手机都可以伪装成你的手机给摄像头发送指令,相当于摄像头已经脱离主人的控制,变成了黑客偷窥隐私的工具。而整个过程,你都是不知情的。”小盾安全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徐敏指出。
而这些非法所得信息背后可观的商业价值,成为黑产不停挖掘、交易和利用隐私数据的原始动力。这些隐私数据的利用场景相当广泛,音视频多被用于偷窥和恶意传播,而身份证明等更加私密的信息则在暗网上被大量出售,经大数据画像分析后用于营销场景以及诈骗等等。
隐私数据的具体商业价值很难直接估算,但相比于正常的信息交易,明显收益颇丰。巫某某案情显示,从2018年至2019年3月5日案发被抓获,其通过网络推广上述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非法获利人民币70余万元。即使在被抓获后的2019年3月5日至3月26日这短短的21天内,其专门用于收取贩卖监控实时画面钱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收到17万元。
脆弱的隐私防线
灰产的肆意横行与隐私的安全防护水平较低有直接关系。
2020年11月,国际计算机协会举行的智能传感系统大会上,一篇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论文提到,其研究团队成功远程入侵了一台家用扫地机器人,使其充当窃听器来“窃听”屋内的私人信息。研究结论表明,即使没有安装传统的“窃听器”,不法分子也可以操纵家居设备来窃取他人信息。
来自中国的公司也做过类似的测试。人工智能公司瑞莱智慧,曾利用所发现的手机人脸解锁的重大漏洞,使用AI算法生成一种特殊花纹,再定制成“眼镜”戴上,就可以让手机的面部解锁系统瞬间失灵——针对20款覆盖不同价位的低端机与旗舰机,15分钟内即可完成破解。最终,除了一台iPhone11,其余19款安卓机型全部解锁成功。
瑞莱智慧相关产品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这一漏洞涉及所有搭载人脸识别功能的应用和设备,包括门禁、智能电视甚至自动贩卖机。攻击测试人员成功解锁手机后,不仅可以任意翻阅机主的微信、短信、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等个人应用APP的线上身份认证完成开户、转账。
在奇安信天工实验室安全专家于淼曾做过的攻防测试中,智能音箱、智能路由器、智能门锁都曾被完全获取过最高级别的控制权限。和摄像头一样,一旦被入侵控制权限,他人就可以在主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操控设备。
于淼告诉界面新闻,侵入智能路由器可以Wi-Fi信息为入口,进一步入侵电脑等各种联网设备,从而获取各种身份信息;侵入智能门锁,则会直接威胁财产安全。而一台可用语音口令操控全屋智能设备的智能音箱,一旦被破解,屋内其他相关智能设备都会被控制,比如电视、扫地机器人、厨房电器、窗帘等等。
通过入侵各种带有录音、录像功能的设备,黑客可以获取的信息面极为广泛。去年12月31日,国外智能家居摄像头制造商Wyze承认,因为员工误操作删除了其数据库安全协议,导致Wyze公司240万用户的数据被泄露。相关报告显示,Wyze泄露的数据包括用户的电子邮件、相机昵称、Wi-Fi名称、体重和性别等健康数据,以及用户在Wyze设备上的信息。
音频、视频、身份信息、行为习惯、生物特征都可以被这些设备所记录。“这也意味着,对你隐私的收集和暴露可能会是全方位和无限的。”于淼表示。
投入与成本博弈
一些公司面对数据漏洞所产生的不同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灰产的进一步延伸。
一位要求匿名的技术专家告诉界面新闻,在一次国际安全大赛上,他们曾经发现两家公司的商用产品存在漏洞,分别是路由器和智能音箱。如若利用这些漏洞,可以直接获取产品的最高权限,实现远程控制产品。
该路由器厂商即使在收到免费的漏洞包以后,仍然表示不在意;智能音箱厂商则用技术手段“开后门”阻止了漏洞爆出,并要求私下沟通,后自行修复。
“一个是觉得面向B端(企业端)用户,更重销售渠道,(漏洞)影响不大;另一个,则是觉得公开漏洞有损品牌形象。”该专家表示,在处理外部提交的漏洞方面,国内厂商尤其是物联网厂商缺少正确的反馈机制,本质上是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规范不够。
物联网设备在近些年才正式普及开来,行业处于早期爆发阶段,安全问题也随之增长。
根据NVD(National Vulnerability Database)数据统计显示,近年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 Exposures)物联网相关漏洞数量显著增长,尤其自2017年以来,CVE允许个人申报之后,漏洞增长呈指数级爆发趋势。
图源:齐安信物联网漏洞报告
于淼提到,很多厂商为了充分保障安全,需要在产品性能和成本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三者相互影响。理论上说,如果企业提高产品的安全性,那么产品功耗可能随之增大,产品性能则相应降低;而追求极致性能,产品又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成本也相应提升。
因此,在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早期,不同的产品追求拉大了不同水平厂商在安全性上的差距,也为行业的混乱埋下了种子。
“目前很多中小厂商的产品在安全性上十分薄弱,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水平,一个有经验的黑客也许可以在十几分钟内找到问题所在,完成对摄像头的破解。”徐敏称。对于中小厂商来说,市场需求快速迭代,技术实力也有限,因此它们对功能性需求的优先级更高,隐私保护则被排在后面。
反观一些大厂,出于品牌声誉度的考虑,对产品安全方面会更加重视,主要体现在产品出厂前会有相对完善的安全检查标准,在出厂后遇到漏洞问题能够及时修复。“如果产品本身有问题,出现漏洞也不修,遭殃的就是用户。”于淼说。
作为一家以安全业务为主的公司,瑞莱对人脸识别进行漏洞捕捉的技术并未对外开放,主要用于帮助B端厂商发现并优化漏洞。但瑞莱智慧一名产品经理发现,一部分厂商会针对问题做出调整,一部分则不会。“关于内生安全思想并没有被行业所有人都接受,很多时候大家还是在考虑是不是有特别大的不可承受的损失,或者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要求我做这件事。”
等待监管加码
随着国家层面对个人的隐私的不断重视,不论是微观的的规制还是宏观的监管都越来越明确。
此前中央四部门曾联合发布过一则公告,决定自2021年5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摄像头偷窥黑产集中治理。“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将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等改装成偷拍设备,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偷窥’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已形成黑产链条,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公告中提到。
集中治理期间,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
法律层面上,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2012年《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发布;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2019年出台《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同一年《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生效;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2020)》印发等。
物联网普及的五六年来,作为网络攻防工程师,于淼感受到,虽然整体行业的安全程度还不够,但是纵向上安全情况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在日常对设备进行攻击测试的过程中,他发现,三四年前能够很轻松从80%的设备中提取出相应的固件、寻找到漏洞,如今大概只能顺利提取出50%左右。固件安全防护的明显提高,意味着厂商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水平也提高了。
“新的法规制度不断出台和落地,监管一定是越来越趋于规范的。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更好的规范自身的业务才能好好活下去。”瑞莱智慧CEO田天说。
穿成天生媚体怎么办 http://www.xinzhiliao.com/bj/jianfei/47893.html- 标签:九分帅十分拽全文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深度】谁在网络背后窥视我们的隐私?
这个布置在他人房间里的摄像头账号来得如此容易,章周(化名)感到既兴奋又害怕。 …
- 圣诞过后全球航空业危机持续,苹果关闭纽约11家线下店 | 国际疫情观察(12月28日)
- 卖方大佬转型后首只产品8个月亏损20%,中泰资管1300万自购有点疼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丨咬定青山不放松
- 百年奋斗宝贵经验“十个坚持”之二:坚持人民至上
- 习近平2021用典①学史力行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182例、本土无症状3例
- 【深度】平均收益10%、人事动荡,量化私募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12月28日你要知道的15个股市消息|投资简报
- 一周增发融资 | 天际股份21亿扩产六氟磷酸锂,海螺水泥要当西部建设二股东
- 盒马X会员店迎开业潮,会员超市赛道会战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