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网事

男女之间,想要达到灵魂伴侣的程度,往往需要懂得“相似性原理”

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经常听老人们会说这样一句话:“你们两个结了婚好好过日子”。

乍一听,没有什么,结婚可不就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吗?但是,其实这“过日子”真不是像听起来那么简单,这里面包涵了两个人相守一生的诺言。

激情过后,柴米油盐变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浪漫终究也会变得越来越平淡。

有多少在亲朋好友祝福中步入婚姻的情侣,最终没有扛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在遇到“三年之痒”、“七年之痒”、“某年之痒”……之后,以分手告终。

其实,夫妻间相处的最高境界是能成为“灵魂伴侣”,若是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相信感情的质量和持久度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两个人若是想要达到“灵魂伴侣”的程度,往往需要理解并懂得运用一个道理,即“相似性原理”。

相似性原理

婚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有“爱以类聚”的心理,也就是说要想成就爱情,要发掘两个人之间的“相似性”或“共通性”。

有恋爱经验的人都知道,喜欢上一个人,想要去接近对方,跟对方聊天的时候,一定会找一些共同的话题来作为沟通的开始。

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谈论共处的环境,都会让对方产生好感和安全感,这就是在找寻双方的相似性和共通性,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着装打扮讲究搭配,什么职业配什么衣服,比如西装配衬衣,卫衣配休闲,找伴侣也是一样,讲究的是个“合适”二字。

常言道,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有了才子配佳人、门当户对之类的说法,这也是相似性的内容之一。

恋爱结婚找伴侣,不是面子工程,还是要找到那个真正与自己匹配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反对子女婚姻的例子不在少数,年轻人不理解父母的想法,抗议父母干涉自己的感情生活,阻碍了自己的爱情发展,要求应有的婚姻自由。

然而,虽然父母的意见不一定都正确,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其中蕴含着父辈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因此,有阅历的长辈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出子女择偶的不合适。

许多年轻人一旦遇上了喜欢的那个人,就容易头脑发热,听不进家人的意见。

更没有冷静地思考过两个人到底是否合适,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恋爱当中,有的人更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就走进了婚姻生活。

当真正过起日子来了,才发现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无论是工作、生活、家庭关系,两个人的想法天差地别,根本没办法沟通,可想而知,这日子过得多别扭。

而两个相似度高、共通性高的人在一起,生活就顺遂多了,他们本来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两人更能够对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相互交流,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更能够从同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一起解决难题,从而共同进步。

由内到外有共性的人,他们真的可以做到心有灵犀、非常默契。

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言语,只一个表情、动作,就能够知道对方的意思,这是两个人真的“懂”对方的表现。

相似“度”比相似“数”更重要

心理学家对好感和相似性做了专门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是说两个人相似的数量越多,好感度越高,而是相似性越高,相互的好感越高,也就是说相似的“质”比“量”要重要。

外在的兴趣爱好是表象的相似,而对待事物的分析、看法及三观,才是内在的相似性。

经过观察得出:人们不仅喜欢那些跟他们想法一致的人,更喜欢那些跟他们行为一致的人,这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统一,是高质量的相似。

骨子里是一类人,才算是真正的相似,两个人对待事情的评判标准一致,处理事情的态度一致,价值观一致,就算是遇到有分歧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沟通解决。

因此,当感情出现危机时,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发掘自己与对方之间相似的地方,尽可能提高这种相似性的“质”,而不是一味追求相似的数量。

尝试多花些精力去了解对方,在找到共同之处后,针对这一点与对方多做交流,相信在这种充分的沟通之下,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伴侣都能够相守一生、共赴心灵之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