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政策周评丨决策部署落子兼顾当前与长远

政策周评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上周,“兼顾当前与长远”成了一周决策主题词,准确诠释了国家层面有关决策部署安排的深刻内涵。

上周一(1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政策实施惠及小微企业310多万户,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此次国常会作出“延续支持计划”的决策目的自然是继续释放和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意图,促进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从而助力中国经济奠定未来重归发展正轨的重要基石。

看似短期的政策安排,实则背后蕴含着对长期决策的运筹帷幄。毕竟,唯有确保市场主体活力方能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运行,而稳定有序也正是即将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所必须加以确保的,也是中国把持五年发展规划节奏的基本前提。

上周三(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指出,编制纲要草案要兼顾当前和长远。他要求围绕五中全会《建议》重点对“十四五”发展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筹考虑明后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重点对明年经济工作作的部署要求,“既要通盘考虑未来五年发展,与2035年远景目标衔接,又要针对明后两年促进经济恢复正常增长、打牢发展基础的特殊情况,统筹谋划和安排。”

李克强重点阐述了两点要求:一是编制纲要草案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他说,“我国经济基数已经相当大,未来五年以合理速度平稳增长,累积下来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提出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实施民生工程等任务和举措,都要突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盲目铺摊子,确保提出的都能做到。”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仅是务实的发展要求,更应是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施政准则。现阶段,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积累风险是主动减轻中国经济整体“负重”的“必答题”。只有搬走了阻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绊脚石”,“十四五”时期围绕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开篇布局方可游刃有余。

二是编制纲要草案要体现深化改革开放,展示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李克强说,“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拿出更多制度型开放新举措,改善外贸外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这显然与当前国际上各国应对疫情下的全面“右转”保守主义形成对比,鲜明彰显了大举开放旗帜、引领全球化新格局的中国姿态。新时期,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仅是五中全会的要求,更是中国经济巨轮深度参与全球化在新时期引领和维护多边贸易格局的必然选择。

在疫情影响波及全球,未来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仍在增加的前提下,2021年的中国即将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迈出第一步。依托国内市场优势,强化内需战略,激活消费需求等施政要点不仅是支持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生存壮大的“沃土”,更是驱动中国经济持续走出阴霾,启动新时期长远发展目标,锚定中国经济稳健基石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面临内部调整和外部博弈的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如同对弈般落子无悔,释出的决策部署每一步想必都是“权衡再三”的结果,下好中国经济这盘“大棋”,决策部署已然落子,而一幅“兼顾当前与长远”的棋盘布局图景正日渐清晰。

监 制 丨 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