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中经发布]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报告显示:人才增量成为关键影响因素

一、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格局

1.头部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及广州位列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前6名,并且5年排名保持不变。从前20名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占据10席,港澳台地区占据5席,环渤海地区占据3席,西南及中部地区各占1席,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

从全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分布来看,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

2.人才增量是导致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大部分城市的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水平较低,只有少数城市的人才增量竞争力较强。

3.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市间人才增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当前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格局呈现“东中同升、南升北降”。具体而言,北方的130个城市中有80个城市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占61.54%,有49个城市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37.69%。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均处于下降状态,尤其是东北地区。从南方城市来看,在161个南方城市中,仅有58个城市排名处于下降状态,91个城市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比达56.52%。

二、可持续竞争力区域格局

1.中部地区迅速崛起。在可持续竞争力前100名城市中,东南地区城市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环渤海地区,再次为中部地区;从排名上升幅度来看,中部地区较5年前增加3个,可持续竞争力迅速崛起;而东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平均下降9.75名。

2.港澳台地区表现突出。从地区整体来看,港澳台可持续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香港排名第一,其余城市总体均在前50强以内,其次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整体偏低,但大连、沈阳和长春位列全国城市前50强。

3.东南地区人才密度及增量优势凸显。东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明显提升,其人才增量的显著提高是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前10强中有4个来自广东,3个来自江苏。从5年排名变化来看,东南地区前10强城市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4.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优势不足。西北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前10强分布在全国城市排名的第30名至140名之间。西北地区总体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偏低,其最强城市西安仅排第30名,总体上,该地区人才增量竞争力要高于人才密度竞争力。

5.成渝引领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分布在第20名至130名之间。其中成渝两地优势明显。

三、可持续竞争力省份格局

从省域角度看,大部分省份呈现“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状态。省份可持续竞争力越强,省内差异越小,可持续竞争力越弱,省内差异越大。

从可持续竞争力变化来看,香港、上海、北京等领先城市,总体格局稳定。澳门的可持续竞争力出现明显倒退趋势,主要原因是人才增量的变化;相反重庆经过5年的发展,其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人才增量上升幅度更大。可见人才增量的显著提高是其可持续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可持续竞争力城市群格局

人才增量是决定中国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原因。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最强且较为均衡。其次为珠三角城市群,但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可持续力分化严峻。而北部湾和太原城市群的可持续竞争力较弱,且各城市间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大。

五、可持续竞争力各层级格局

一二三四线城市总体格局稳定,四线城市人才增量逐渐收敛。

一二三四线城市呈阶跃式格局。就一线城市而言,其可持续竞争力显著引领着全国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的可持续竞争力在全国位列前6名,分别引领着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从二线、三线城市来看,其可持续竞争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值较一线城市低,但二线城市较三线城市发展更均衡。四线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值较一线城市相差4倍左右,可持续竞争力水平较低,但其人才增量呈上升趋势,且变异系数变小,内部城市差距逐渐缩小。

(经济日报 执笔:郭金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包青天乞丐王孙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