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美食

桂林清明习俗知多少现在就来数一数

桂林清明习俗知多少现在就来数一数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历书》曾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对于小编而言,清明节想到最多的就是放假了,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可清明节不仅仅是放假嗨!嗨!海!在桂林,过清明节有着许多的习俗呢!今天小编带给大家了解一下桂林清明节有关的习俗吧!

  除了祭扫,桂林人过清明节还会放风筝、荡秋千,部分少数民族还会在这一天斗鸡。相比祭祀的沉重,这些活动代表了清明节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亲近自然。

  作为桂林人,对踏青的去处丝毫不用愁,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外,放眼望去桂林四周都是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羡煞旁人。今年桂林的春景已经两次登上央视,可见桂林美得让人念念不忘。

  明前茶,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清明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就好比这用带皮五花肉、绿豆、荷叶、桂林腐乳,青蒜等作原料制作而成的荷叶粉蒸肉,荷叶清香,松软可口,肥而不腻,足以俘获一个吃货的心。

  清明节做粉蒸肉,是老桂林人的习俗。粉蒸肉是桂林传说中的“十大碗”之一,俗称“九死一生”,正宗的吃法是用玻璃生菜包着吃。

  为何要在清明节做粉蒸肉?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广福王的传说。相传广福王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先后去世。广福王成年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得道成仙。每年清明前后,总是雷雨交加,人们便知是广福王回来祭悼母亲。但许多人的房屋因此受损,广福王为弥补过失,就给受损的每户家庭一碗粉蒸肉。

  清明节扫墓祭祖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然而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个追思感怀的日子里,汽车排起了长龙,山火也可能伴着焚香烧纸而至。

  随着全球变暖,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桂林市民开始倡导文明祭祀的社会风尚。

  低碳祭祀。就是要强化文明、安全意识,自觉放弃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烟花等陈规陋习,力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等,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营造一方树木葱郁、花草芳香的美好环境,令先人的魂灵安息九泉。相信,先人若有灵,也会喜欢山清水秀的美景的。

  追思祭祀。就是要感恩先人,牢记先人的曾经和留给今人的恩德。清明期间家庭成员齐聚,开个追思会,或颂读一篇祭文,既可深刻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又可以记忆先人过去的教诲,重温先人身上良好的家风、道德。百善孝为先,尽孝不宜迟,追思教育,更有利于培育晚辈的孝老美德。

  节俭祭祀。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不要对老人活着不敬、死后折腾。祭祀活动中不要摆阔显富讲排场,要知道,先人们一生辛辛苦苦,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的就是今人的幸福。节俭祭祀,正是对先人良好家风、美德的传承,也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文明祭祀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祭祀先人,继承传统美德,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才是清明祭祀的重要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西桂林风俗习惯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