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资讯

明确了!2022桂林这个区产业发展重点答案全在这里!

明确了!2022桂林这个区产业发展重点答案全在这里!

  近年来,桂林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同时,大力振兴工业雄风,加快推进产业振兴,全力推动工业产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据桂林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桂林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7.4%,增速创6年以来新高。

  而作为桂林工业产业发展主战场之一的高新区七星区,在桂林振兴工业产业过程中占据着举足亲重的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桂林市关于推进产业振兴各项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加快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根据全年的发展目标:2022年高新区计划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11.4亿元,同比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7.39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17亿元,同比增长22%;

  培育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13家以上;新引进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其中新引进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

  在活动中,高新区光通信项目、光通信模块集成生产基地项目、桂花主题系列产品工业加工园区项目等4个项目成功签约。

  签约总额达15.1亿元,项目涵盖光通信、大健康、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与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对于进一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此外,截至4月底,高新区累计已实现集中开工、签约15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65亿元,为桂林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新的活力。

  紧盯高新区2022年工业振兴主要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增长支撑点分析和经济运行调度,强化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

  积极做好规上企业稳产保产,实现增长,针对预测负增长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和重点帮扶,解决企业痛难点问题,所有问题都要专人紧盯、一跟到底、限时解决,使企业轻装上阵,加快生产,确保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态势。

  建立企业互联互通机制,完善企业家座谈会、产品内循环等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向工业聚集,助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以打造“500亿元园区”为目标,坚持“扶优、扶大、扶强”,加大对现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智神、飞宇等企业加大技改,推动桂林南药、优利特加强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进而强化其行业领军地位,积极扶持金格、智源、溢达纺织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快速成长为区域性龙头企业。

  推进“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梯度迈进。做强土地、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大支持工业发展的人力物力,通过与三分园共同培育、与各级金融机构和资本对接、行业协会组织集体活动、赴珠三角开展专项活动等方式,为优质企业优先申请用地用钱用人的政策支持。

  加快推进“六大百亿产业基地”打造,即: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前沿新材料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数字化经济产业基地。建立项目储备库。

  压实重大项目谋划推进责任,建立管委会与分园属地政府的项目统筹联动机制,精心组织谋划、包装、储备一批工业项目,全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约50个,总投资约600亿元。加速推进格力、航空轮胎、电科云、米栗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形成新增量。

  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招商责任制,深入开展“行企助力转型升级”、常态化驻点招商行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

  围绕“产业树全景图”,按照“链长制-聚集群-强配套”原则,全力提升产业集聚度。紧盯金盘科技、智神、优利特、航天电子、5718厂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完善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集中引进一批补链延链项目。

  深挖高新区投资优势,紧紧围绕“六大百亿产业基地”打造,分板块、分区域、分行业全面宣介高新区形象,扩大招商覆盖区域和园区品牌影响力。以强链补链为目标,着力精准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以高质量驻点招商成果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计划赴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10次以上,深挖、推动项目落地。

  (六)加强研究构建招商新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比对,更新完善高新区强产业链招商优惠政策,支持符合产业规划项目在分园落户,构建管委会和分园协同、分园和分园互动互补的招商引资新模式,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精招商的浓厚氛围。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全年力争实现高企保有量突破2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30家,瞪羚企业保有量超15家。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组织企业科技计划申报。

  加快推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5家以上,培育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以上。贯彻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聚焦光通信和医疗器械产业,探索建设贵州至广东骨干网络数据传输关键节点(数据灾备),培育光通信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各1个。

  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桂林汉璟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与本地科研院所合作,引入和培养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科教深度融合。

  引导支持重点企业及科研机构与发达地区的优势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基地,持续推进桂林高新区-桂林航院-武汉理工三方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快速形成“研发在外,转化在内”的创新机制。

  组织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探索“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挖掘、企业选择”的正反双向产学研模式,力争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50项。

  突出科研企业与人才引入,针对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和创新项目,积极引进和培育区内外知名创新平台。2022年引入初创期科技型企业5家以上,自治区CTO备案人数突破70人。强化人才服务平台载体作用,制定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及时将自治区、市有关人才政策落地。

  强化规划引领,把“一区三园”核心区规划与全市工业振兴发展布局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衔接,梳理整合产业用地,积极开展园区内控制性详规调整,力争全年收储土地超1500亩以上。

  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点实施园区道路、人才公寓、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20万平米以上,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

  加快高创投公司筹建与运营,对接市财政争取1亿元注册资金尽快划拨到位。系统调研各分园现状,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依法合规向平台公司注入有效资产,增加现金流,力争年底实现高创公司主体信用评价AA+等级。

  围绕产业发展、土地收储、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创新开展全年融资工作。确保全年获得融资、政府债、公司(企业)债等授信额度30亿元以上。

  对纳统企业进行分析,做好分类,分类别召开培训会,确保应统尽统、不重不漏,保证数据质量。年度火炬统计总营业收入增速预计超过10%。强化弱势指标,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强化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确保高新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制定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企业按照营业收入规模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四大类。以火炬考核20个核心指标为基础,结合实际,制定3大类共30个评价指标,对四大类企业进行积分评价。创新积分评价优秀企业给予优先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等政策支持范围和精准量化配套支持。

  继续按照《桂林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计划,争取在全国212个双创基地中进入良好和优秀行列。牵头对接各分园引入外部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产业资源和技术资源,协助各分园做好规划、建设和创新创业平台升级工作,按月跟踪督导工作进展,实施年度考核。

  完善双创政策措施,形成扶持政策体系,推进“制造业+双创”“信息服务业+双创”“高校科研机构+双创”“高端装备制造+双创”新模式,支持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高水平的创新中心和双创基地。

  重点发展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通信为主,通过搭建产业联盟、公共服务平台,新建5个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培育5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完善主要领导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座谈会、高新区产品内循环等机制和制度,集中优势资源向工业聚集,助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有效整合分园各职能部门和第三方服务商职能,面向企业建立统一完善的企业服务协同平台,实现政企互通、服务企业、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共融发展。

  依据《桂林市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办〔2019〕16 号)、《关于印发桂林市工业项目“标准地”和“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市自然资字〔2021〕309 号)要求,全面推进“双容双承诺”工作,扩大纳入“双容双承诺”企业数量,努力营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营商环境。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一流、暖心政务大厅。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一枚公章管审批”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线下政务服务便利度,落实工业项目服务制度,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强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推进“全程网办”,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提高网上可办占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产业前景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