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桂林资讯  资讯

打糍粑、做年糕 肖家桥头新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出糍粑罗!”“出糍粑罗!”两位汉子刚举起已打好的一窝热气腾腾的糍粑,几位小孩美女便撞了过来:““我要吃糍粑!我要吃糍粑!”他们各领了一个糍粑,便狼吞虎咽地享受越来。“糍粑真好吃!”“我还要一个!”几张大桌子四周围了许多村民,几位书法大量尽情挥毫,一幅幅笔迹萧洒灵动的春联便完成了。“我要一幅春联!”“我要两幅春联!”“年糕出锅了!”在热气蒸腾之间,村民黄大姐将几个刚蒸熟年糕起锅摆在桌子上,获得围观村民一阵热烈的掌声。

  1月19日,秀峰区肖家新村、桥头新村举办打糍粑、做年糕、书法家下乡送春联迎新春活动,全村沉浸在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之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肖家桥头新村举办这次传统习俗活动,主要是为活跃过年氛围,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加村民凝聚力和幸福获得感,加深村民感情,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作贡献。”据介绍,在桂林民间,普遍流行着这种“打粑粑”迎新年的习俗,素有“二十六,杀路路(年猪),二十七,杀掩鸡,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之际,桂林农村、社区都喜欢打糯米糍粑,用此来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农家的孩子都知道,一打糍粑就快要过年了。

  这种糍粑是以糯米为原料,清水浸泡一夜色后,放入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两个汉子各站一头,用木槌子挤压糯米,然后用力反复捶打,直至舂成绵软柔韧粘性很强的饭泥,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泥团,再压揉成圆形,白如满月,再摊放在桌面上凉干。许多家庭喜欢将一石舀的饭泥只制作成一个特大的糍粑,这便叫作“团圆粑粑”,意寓全家团圆,幸福美满。这种糍粑既可烤来吃,也可切成粒状当汤圆吃,或煎来夹包酸菜吃,味道香甜可口,令人爱不释手。

  “每逢哪家打糍粑,小孩及亲朋好友都会来凑热闹,年味便提前到来了!打糍粑,是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但随着机制糍粑的出现,这种人工打糍粑的习俗已逐渐减少!”村民郭先生说:“这种打糍粑活动,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是祖传数千年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下去!”( 孙盛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