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高考作文议论多 跟风笑谈2015高考作文题

  高考结束了,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讨论,自然又成为了六月的热门话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也决定跟风,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高考结束了,对高考作文题目的讨论,自然又成为了六月的热门话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也决定跟风,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

  首先,我们先给所有的高考题目做个归总:分别是新课标一卷、二卷,卷,上海卷,湖南卷,湖北卷,江苏卷,浙江卷,四川卷,重庆卷,福建卷,广东卷,山东卷,安徽卷。接下来,我将会按照这个顺序逐一表达我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措辞不当,还望见谅。

  关于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首先,题目一开始说的是“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然后也是“最终孩子选择报警”,结果到最后就成了“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写。”这个“女儿”出现得比较突兀,希望命题的专家能够对待文字再严谨一些。

  这个题目可以说是高考题对热点的反映,虽然说这个事情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题目本身没有什么抽象的大词汇,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思辨的痕迹,但这个问题只要深挖,就是个直击中国传统伦理观的问题。《孔子·子》篇中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和伦理孰轻孰重?重法制还是重人情?现代与传统,与东方的思想碰撞,究竟该如何选择?供考生发挥的余地很大。

  至于书信体,依鄙人的,这不就是开头结尾多几句话,中间措辞稍微注意一下的议论文吗。

  关于新课标二卷作文题,虽然看起来有道可供选择,但这显然并不是秩序主义,主义,主义那样的各自下辖各种思想流派的意识形态道可供我们选择,题干一开始恐怕就已经给出了命题专家想让考生切入的方向了,第一位是积极创新,第二位是爱岗敬业,第三位是追求梦想。如果真的如鄙人所想,那么众多考生要想把握好这篇作文,也就不难了。

  题目一,我们又看到了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各位英雄人物。首先,我想说,“为了祖国”和“为了”并不能同日而语,我们不在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祖国和的定义,因为这种讨论只能消解我们一般的国家观和观,这显然不是教育所希望的。

  我们还是从逻辑角度来看,“为了祖国”可能是“为了”,但这都是各自的“”,不具有普世性,比如说,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奋起中国,是了祖国,为了吧?那日本人为了他们的去对外侵略,不也是为了祖国,为了吗?主义的狂热信徒们不一样是为了他们的祖国,为了他们的吗?可他们的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吗?显然不是。当然,我这番话显然是以抽象观念谈具体问题,是不合适的,在该作文题目的题干中,这种“为了祖国,为了”的表述也并无可厚非。

  题目给的范围很具体,还是想象作文,文体要求还是记叙文,我觉得文体要求足以将大群持保守观点的考生拒之门外了,换了我,我也不想多做讨论,这不仅仅是记叙事件和思想深度孰轻孰重的权衡文体,更是一个时代的话语问题。

  从岳飞到邓稼先,从宋代到现代,先不说思想交流,你能否和岳飞、林则徐、邓世昌流畅地交流都是个问题。我们假设语言交流通畅,那么,你们说什么?难道要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哲学观从皇权时代的阶层中一份子的言行中挖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国家意识没有的情况下,他们实际上都是捍卫他们的家天下的,这和我们今天讲的爱国主义基本没有交集,再说了,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完全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要是没有事前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怎么可能写出符合他们的思想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受限于高考作文篇幅的,我们所写的一切,都只能是借古人的嘴,宣传今天的意识形态,那有什么意思?

  其次,我们撇开旧时代的古人,来和新时代的志士们交流一下,赵一曼,我不了解,我不说话,不过赵一曼的,是我们所能达到的吗?张自忠将军,这确实是位爱国将领,但是,他可是一位将领,在座的诸位有多少了解过一个高级将领的日常行为风范?反正我没有,所以我不说话。黄继光,他是勇敢、光荣的战士,用自己的身体了机枪手的视野和机枪的射界,为战友的爆破行动争取了时间,但是,他也只是个普通的战士而已,若是没有了解,我们能够写出准确反映当时中国普通战士的生活状态和状态的文字吗?邓稼先。。。。。。好吧,到此为止,我想说,话语都不同,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还只有一天时间,怎么能够好好生活?!难道要我们当小记者采访一天吗?那还是生活吗?

  最后,以上言论仅仅针对在题干列出这些人物的命题人,但是,即使是不谈这些太久远的人物,谈一些当代的人物,也一样会面临着我一开始就说到的问题,没有经过事先充分了解,受限于作文篇幅,我们所写的都只是借他人之口,行之事。当然,如果对心中的英雄人物已经做过充分的了解的话,当我没说。

  题目二,文体放宽了,但命题老师已经把靶子立在那里让考生去打了,但还是很有大空间,和题目一比,我不得不说,真是个不错的题目。

  上海卷,很传统,很标准的议论文,题干很精简,精简到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谈论的问题是内心的柔软处和坚强处,落脚点是造就和谐,比较抽象,也比较好把握,写成记叙文比较容易,比如说一般人印象中的,在外工作刚毅,在家对家人柔情的父亲。当然议论文更适合考生们纵横捭阖了,或许项羽能成为很好的,可正可反的例子?当然屈原应该会一如既往的很忙。也就是说,这是个中规中矩的题目。

  天津卷,也是一篇很标准的议论文,讨论的对象是热词——“范儿”,我唯一的印象就是所谓“范儿”,是我太落后了吗?好的,不管这个,既然题干里面提及了“新”、中国和民族,那么,谈论中国近些年快速发展和新形象的展现自然是个很容易切入的方向,如果能避免谈论大问题时容易出现的“大而空”问题,那么应该能写出很不错的作文,如果驾驭不了的话,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新风气,以小见大,也是不错的立意,考生的活动空间很大,这也是个中规中矩的题目。

  湖南卷,题干是寓言故事,这是个很抽象的故事,它不告诉这是什么树,旁边有什么飞禽,有什么走兽,所以我也没法在知识上对这个树结出果子给走兽吃了后带到世界各地的现象做出,我只能说,这个树既然能结出果子,那早干嘛去了?

  言归正传,由于是一篇寓言,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立意方向,考生还得破解一下题干的意思,比一般的标准作文题目更考察了考生的能力,是个能引发争论的题目,比较有意思,以鄙人,这可以有正反两个立意,正是虽然受限,但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去了解世界,行为可取,可嘉;反是大树的果实种子并非亲身,不能算自己亲历,大树的想法不对。总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题目。

  湖北卷,这真的是一篇非常标准,非常传统的作文题。它标准到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头脑中就立刻出现了一个大概的写作框架,它传统到让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头脑中就立刻出现了我高中时写过的几篇类似的作文。我觉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应该是个不错的正面立意方向,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厚积薄发什么的就不说了,的话,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挖苦一些之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总之,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题,不过根据我相关的经验,这也是一篇很容易切到二类文立意上的题目,写好很容易,出彩需谨慎。

  江苏卷,这是今年高考最简短的题目,简短到逻辑都有点奇怪的题目。“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上来就是“智慧”这么抽象的概念,以至于命题人将其解释为经验、能力和境界,我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但是,题干话锋一转,“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我不太清楚命题人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突兀地把“大自然”这个概念放在这里,难道是命题目中,只有“大自然”才能和“智慧”等量齐观吗?好吧,我们姑且认同命题人的思,但是,我们再重新看看这最后一句话:“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鄙人斗胆在此发问,“大自然”的“样子”是个什么“样子”?要说山川虫鱼,那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大自然的“样子”,要是列举大自然包含的一切,那只是大自然这个集合之下的元素,并不是大自然的“样子”,这么说吧,大自然这个纯粹概念是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它在物质世界中的对应物,既然连个具体的物态都没有,那何谈所谓的“样子”?“智慧”的“样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能够举的例子都是“智慧”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智慧”的“样子”,即便是抽象的定义,那也不是“样子”。因此,我在此对这篇作文题的命题人对汉语词汇的熟悉程度提出怀疑。

  当然了,如果我对“样子”的理解和命题人对“样子”的理解不一致,那我命题人,换用比较严谨的词汇,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回到题目本身上,在下认为,由于对关键词汇的理解不一致,我没法写,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只能是谈智慧的具体表现和应用,或者是谈如何把握智慧。算了,我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写什么,就不多话了。

  浙江卷,都说江浙地区书香门第众多,家学渊源深厚,看今年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果然不同凡响,同是组成江浙地区的两部分之一,比江苏卷故作高深不知高到哪里去。这也是个标准的议论文,题干给出了两个辩论赛式的命题,“文如其人”和“文未必如其人”,如果有能与诸子争鸣的自信的话,可以选择前者,因为观点褊狭往往是观点犀利,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这在实践上已经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所证明了;而更多保守的考生,比如说我,会选择后者,因为它比较全面,既承认了有“文如其人”的情况,又指出有“文不如其人”的情况存在,比较辩证,不容易遭到,但不容易出彩,因为你说的东西是大家都清楚的,就很容易流于泛泛,但这对于秉承实用主义和谨慎态度的人来说并不是问题。

  四川卷,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四川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才是今年最短的高考作文题目,因为它的有效信息就是:“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它很类似于浙江卷的作文题,不过倾向性更强,我对它的意见和对浙江卷的意见基本一致。

  重庆卷,题目是一则日常生活故事,和湖南卷类似,也需要考生揣摩一下命题人的想法,由于涉及到社会对残疾人关怀的话题,又考察了考生对社会民生的关心程度。这是个比较实际问题,需要考生避免无意义的或抽象的空论,或许向时评靠拢是个不错的选择?

  福建卷,题目同新课标二卷有点像,不过题目只是给了三个大致的思考方向,并没有给出作文立意具体的切入点,考生可以选一个方向走,或者干脆三个方向统筹起来考虑,的概念也比较抽象,可供考生阐释的空间比较大,这篇作文给考生的度还是很高的。

  广东卷,这“远”和“近”的辩证关系一上来就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绝对在高中的时候写过类似的题目。虽然要讨论“远”和“近”的辩证关系,但是,考生要在“自然”这个大的框架内讨论,这就可以讨论很经典的问题了,比如说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科技的进步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影响。同样,由于涉及到人对自然的,艺高胆大的考生也可以尝试写记叙文或散文。

  山东卷,不得不说,很接地气的作文题,由于我是属于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就不评论这含有较多农学知识的题目了。而且据说这个题目已经被人调侃到烂了,我就不说话了。

  这个题目也是一则故事,也需要考生去揣摩命题人的意思,而且,依我看,这可以有孩子和父亲两个出发点,而这两个出发点又可以有正反两个立意,孩子那里,正面可以说是有求知探索,可以说是没有掌握科学方法,本末倒置;父亲那里,正面可以说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可以说只问过程,不问结果,没有求知。然后,这些可以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文化传统,社会变革。。。。。。

  好吧,其实我就是想说,这个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才能和命题人一拍即合,正中其下怀。

  安徽卷,不得不安徽卷,据说惊动了中科院,专门来说,一切物体在电子显微镜下都是黑白的,而不是无色的,而且,蝴蝶翅膀本身还有物理色和化学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前者是翅膀鳞片的性质,后者是色素的调节,所以说蝴蝶翅膀无色,是很低级的知识性错误。

  这再次我们的命题专家,不要拿想当然的文人思维去打量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多下点功夫,多去考察,免得贻笑大方。

  回到题目上来,题目的关键信息在“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老实说,我不知道命题人的意思是什么,我猜,我权且表达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这个题肯定不是让考生讨论蝴蝶的,肯定是要对应到更高,更广阔的领域去展开作文。“蝴蝶翅膀本来是无色的”,(我们姑且尊重一下命题人,中科院的研究员们请勿见怪。)应该是对应事物褪去外表的光鲜后的质朴的状态;“蝴蝶翅膀的微观结构”,对应事物的内在性质、内涵、能力,不过这个蝴蝶翅膀的结构是天生的,直接所有后天努力,提升的论述,所以没法走励志线;“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应该是指特定的条件下,事物可以把内涵外化,展现出来。

  到此为止,本文已经将2015年所有的高考题目评论了一遍,在此总结一下我对这些题目的总的看法。

  第一,是中规中矩的题目,它们是新课标一卷、二卷,上海卷,天津卷,湖北卷,浙江卷,四川卷,重庆卷,广东卷,福建卷。这些作文题目都很清晰,语言直白或者直接给出了思考方向,不需要考生花太多心思去揣摩命题人的意思,能力合格的考生基本上难以跑题,以二类文保底不成问题,但是,正因为中规中矩,大家都不容易写差,所以相互比较之下,要想写出彩不容易。但这对追求稳定的考生们来说并不是问题,毕竟我们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徒,毕竟机会只有一次,又没有办法读取存档,还是老老实实地出祁山好了。因此,中规中矩的题目应该是大部分考生的最爱,也会是一直以来并从今往后的主要命题思。

  第二,是云山雾罩的题目,它们是江苏卷,湖南卷,安徽卷,山东卷。这些作文题目以故事、寓言或者令人费解的抽象概念来表述题目的关键信息,需要考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揣摩命题人思,分析背后的本质,它们对考生能力考察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全。由于这些题目往往意思含混,不明所以,甚至故作高深,在考生看来简直就是命题人的故意。因此在事后经常会成为各方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口诛笔伐的对象。说老实话,这类题目的命题思上的创新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它们实质上讨论的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些东西,至少它们换了新包装,是吧?但这些题目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如何让命题人的意思通过莫名其妙的言语比较准确的传达给考生,既能让考生动脑,又能让考生好写,这就期待命题人们不断磨练自己的命题艺术了。

  第三,是先天畸形的题目,它是卷题目一,关于卷,我在一开始已经说的很多了,虽然很,但我想说的是,想象也是需要现实做土壤的,不然那只能是胡思乱想。没什么好总结了,我估计这类题目以后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

  最后,再拿重庆卷和新课标一卷谈一下,因为它们题干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值得借鉴并推广的命题思,因为它要求考生去关注现实生活,我不说什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关心国家社会民生之类的废话。我要说的是,它要求考生去分析现实问题,有可能的话还要提出可行的方决问题,这就能培养考生的实用性思维,还是单纯地教给考生什么运动地,分析内外因地,一分为二地,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这种已经模式化了的思维,换言之,抽象性思维。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这种模式化的除了当和事佬以外,并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为它会让我们满足于在抽象的层面上,系统地,大而全地分析问题,然后说不论怎么做都有正反两面,最后在提出一些看似合理,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的,甚至理论上都无用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思维,实际上只是了我们说正确的废话。我们看似很客观地分析了问题,甚至完全了问题,但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从实际上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虽然书上总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我们似乎并不能从这模式化的中学到任何具体分析,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作文材料的现实化,对于纠正这种模式化的思维,确实很有必要。毕竟高考对应试教育方向的引导作用很大,高考作文的现实化,对于应试教育的向现实化,实用化倾斜,是一个重重的砝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