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对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在几十年间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于是国外有人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个用语。一般来说,这个用语不过是说中国发展有一套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做法。但是,有些人从“模式”的词义上推敲,提出了各种理由,认为不能用这个词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自然是可以讨论的。可是,有一种反对的理由是,模式是指已经定型而且有强加于人的意思,而中国的做法还在发展变化中,不能说已定型,且不应该强加于人,因此不应称“模式”。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名与实的关系中,名只是实的反映,实是决定性的。名应该去符合实,而不能让实去符合名。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原来只是一个名词之争,现在却引发了实的问题。怎样看待现在中国的做法或道路,是应该坚信和坚持,还是不能下结论?的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要发展和完善,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基本路线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其正确性已被几十年来的实践所证明。因此,应该说这条道路已无可怀疑。如果因名实之争而使之成为两可之间,就必然带来极有害的影响。这样正名不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有害了。

  必须对症下药

  对一个正常人,为了更加健康,只要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个将病和初病的人,就不能只靠增加营养和加强锻炼,还要对症下药。至于已病,特别是病重的人,那更主要靠药。轻药还不行,还要靠重药。

  思想认识问题也一样。对于一般人,主要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对于思想认识浅薄、有些小错误的人,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外,还要针对他的毛病进行批评。至于犯有大错误的人,那更要针对其错误进行严肃的揭露和斗争。

  现在我们党内一些干部的思想状况如何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存在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

  问题不能不说严重。第一位的问题是,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这应该说是最根本的问题,其他宗旨意识淡薄,个人主义突出,高级领导干部腐败等,都是理想信念动摇和缺乏信心的一些表现。

  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千方百计地要西化分化我们,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中央在《决定》中再次提出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党内出现的这些问题,正是堡垒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是应思之危,应忧之患。

  针对党内思想状况,必须在全党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常抓不懈,特别是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那些理想信念动摇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他们的错误,旗帜鲜明和有理有据地彻底批判他们的谬论。至于一些已触犯党纪和已蜕化变质的人,必须严肃党纪。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挽救一些人,消除思想污染,防止蔓延扩散。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堰塞湖的联想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形成大堰塞湖,处理不当,会造成又一个大灾。这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好在处置得当,开口泄洪,化险为夷。对付洪水,一直是中国人的大事,至今人们还想着大禹,他治水不能堵只能疏的做法,至今仍是至理经典。

  对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样要疏,不能堵。只是堵,问题就越积越多越大,以致不可收拾,酿成大灾。毛泽东同志主张放毒,让人们经风雨,并一再要求扩大《参考消息》的发行范围,也是疏的道理。邓小平同志说,对待思想问题不能用行政手段解决,这也是说不能堵。

  疏与导,是两个概念,但紧密联在一起。不能只疏不导。堰塞湖开口泄洪,这是疏。但是泄洪之后还要导。导有两层意思,不仅要开渠引导泄的正确方向,还要在左右两岸修堤,阻止不正确的流向,否则仍然有横流成灾的危险。对思想问题也一样,要疏,还要导,不仅正面引导,还要加强批评,对“左”的偏向和右的偏向进行有充分说服力的揭露批评,决不能放任自流,或只引不批。

  现在国家蓬勃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思想上未完全解决的老问题加上新问题,可以说问题更多。经济问题解决不好会翻船,思想问题解决不好也会翻船。这是涉及能否顺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问题。

  现在的思想情况如何?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大问题。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贪污受贿上百万千万不说,有的还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不仅不加以抵制,还随声附和。如果说有的过去还掩掩遮遮,现在则公然鼓吹。如说什么“西方议会制是现在可以找到的最好的政治体制、民主形式”。有的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扬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或把西方资产阶级主张的所谓民主、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必须遵守奉行,等等。

  应该说,“左”的噪音杂音仍然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一些问题或挫折时。但是,过去“左”的那一套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完全错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破产,现在已没有多少市场,而且它没有国外势力的响应和支持。今后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深化时要不断破除一些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和陈旧观念或新产生的过激思想。而右的一套,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有产生这类思想的某些经济社会土壤,并且还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资本主义仍然主导着世界,西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仇视社会主义,对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加以遏制。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就说,美国用“人权”、“民主”作为“2l世纪的鸦片战争武器”。按照美国的官方统计,1999-2006年,美国拨款1.1亿美元用于在中国实施“民主”相关的项目。受到美“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的涉华机构或中国机构日益增多。

  中央不断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对于那些危害最大的思想和言论,当然决不能不问不闻,听之任之,问题在于必须落到实处。对于公开鼓吹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的言论,必须坚决抵制。不仅要从正面加以引导,还要对其错误进行公开坚决的批评。

  瞻前顾后,有两层意思,一是贬意,指犹疑不决;一是褒意,指办事谨慎。其实,还有更积极的意义,这是社会发展的正确途径。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总要不断总结,不断树立理想、规划和目标。总结是顾后,树立理想、规划和目标是瞻前。

  人每年要过生日,这就是要回顾过去一年和瞻望来年。在一定意义上,我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瞻前顾后。人、社会和国家总是在瞻前顾后中向前发展的。

  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阶段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的,没有前一阶段,不可能有下一阶段。不能割断历史。列宁说过,无产阶级文化是不可能凭空创造的,而是在过去阶级社会形成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建立在过去阶级社会的成果上的。这是一个扬弃过程,抛弃不符合客观现实的,保留符合现实的。因此,人、社会和国家总要不断进行回顾总结,树立理想、规划和目标,以利于向前发展。这也就是瞻前顾后。

  瞻前顾后是不可分的。不顾后无以瞻前,不瞻前也难以顾后。不顾后,不知道过去哪个做错了,哪个做对了,哪条路是正确的,哪条路是错误的,这就难以瞻前。了解过去,知道现在,了解现在,知道将来。不了解过去就不易了解将来。不瞻前,也不利于顾后。瞻前,才更容易辨别过去哪些有害,必须破除,哪些有利发展,应该继承发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瞻前顾后,这样才能破旧立新,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和道路。现在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要求回去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一种是要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两种思潮都没有瞻前顾后。前者是不顾过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曾给中国带来的恶果,也不前瞻中国今后最重要的是建设,实际上是只破旧不立新。而后者以为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立新,其实这完全是旧货。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早就受够它的苦了。这是名曰立新,实际是倒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