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宜州因刘三姐歌谣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宜州因刘三姐歌谣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报送的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歌谣”、南宁市马山县“壮族会鼓”、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天琴艺术”、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独弦琴艺术”、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芦笙踩堂舞”、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黄泥鼓舞”、桂林市永福县“彩调”

  “三月三”兴盛于古代中原地区的“上巳节”,自秦汉以后传入现今的壮族地区后演变成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其历史久远,特色鲜明,流行广泛,影响较大,在广西壮族人心目中地位不亚于春节。

  1980年武鸣民间三月三协会开始在城区政府所在地系统举办,1985年命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2003年复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2005年改名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 2011年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2014年11月,壮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 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壮族三月三放假两天,成为了法定节假日,壮族三月三受到全广西乃至全国、世界各族人民的欢迎,各地节庆活动日益丰富,成为广西一个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宜州区位于广西河池市,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拥有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歌谣文化。

  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包含了千百年来丰富的情感以及杰出的诗性智慧,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了人们激荡在心胸间的喜怒哀乐。

  宜州最早把歌仙刘三姐的形象和刘三姐的歌谣编成彩调剧并搬上舞台,从而掀起了20世纪50年代广西彩调剧《刘三姐》会演的热潮。电影《刘三姐》在国内外巡回放映,更是引起广泛而持久的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0年以来,宜州每年都会举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并建成了以刘三姐歌谣文化展示、旅游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刘三姐故里,景区以山歌传唱、三姐寻根、民俗表演、农家体验活态传承等为内容,成为全国百家旅游热点地区、“广西民族风情旅游”重要精品线路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基地。

  壮族会鼓习俗是壮族群众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据考证,马山会鼓习俗最早出现在宋代,盛行于清代,最初用于驱邪镇妖、军阵助威、警报外袭、祈求吉祥,后逐步演变为壮族民间的主要娱乐方式并传承至今,与“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打扁担”一同被誉为马山“文化三宝”。

  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则是锣和钹。鼓用很大的原木挖空心再用牛皮作为鼓面拉制而成,敲打时声音洪亮、浑圆、厚重,现存最大的“鼓王”450岁,重达500多斤。

  锣和钗以洪亮、清脆的声音来点缀鼓点,使整个演出鼓声有力洪亮,节奏整齐,点数变化多采,既震撼人心又悦耳动听。

  每逢新年或重大节日,赛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形成了“无人不知鼓,无庆不敲鼓”的局面。2018年 《千年会鼓擂》受邀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演出,充分展示了马山会鼓的磅礴气势。

  壮族天琴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筒、筒面、琴弦构成,以四度或五度定弦,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低音区粗壮厚实,中音区甜美圆润,高音区尖细紧张,弹奏时节奏简洁明快、轻盈跳跃,犹如籁般之音,蕴含神秘气息,极富有古壮民族的韵味。

  天琴的弹奏姿势有坐姿和站姿两种,坐弹时佩戴脚铃或铜串环的脚随节拍晃动伴音;独奏时叫“弹天”,为山歌伴奏时叫“唱天”,为独唱独奏者伴音叫“独天”,边弹边跳时叫“跳天”。

  金龙镇地处崇左市龙州县北部,天琴弹唱艺术在金龙镇家喻户晓,村内男女老少都能哼唱。每年在春节、昆那节、丰收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娶喜庆等场合,艺人们会聚在一起弹唱,表达对先人的敬畏、感恩自然的馈赠、祝福新人幸福吉祥等。每逢金龙街圩日,天琴传唱艺人会自发地聚集到镇文化站,互相探讨交流,将最新的党的政策编成歌词融入到天琴传唱中,天琴艺术得以历久弥新。

  2003年,龙州天琴女唱队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亮相成为一大亮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07年,龙州县被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称号。

  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称为独弦琴,是京族的文化标志之一,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聚居区,包括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山心、万尾三个岛屿(俗称“京族三岛”)。

  独弦琴的演奏手法独特,一根弦能同时奏出两个音,常用的弹奏方法主要有正弹法、反弹法、刮奏、击奏、点奏等。

  独弦琴具有柔和优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极为丰富,宜于表现各种悠长抒情的旋律,既能描绘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也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

  侗族芦笙踩堂舞,侗语叫“伦捞地”,是一项集音乐、舞蹈、运动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起源于早期的侗族祭祀舞蹈。

  侗族芦笙踩堂传统套路规矩严谨,先由寨老主持祭祀仪式,再由头人进行讲侗款,然后队伍按“子午线”登场定位,走完八卦阵,而后八方起舞,全体队员要节奏整齐,步调一致,进退仰合与旋转翻腾整齐划一。

  场地的中央是大芦笙、芒筒队伍, 手持小芦笙的男子与持彩巾或花、伞、佩戴银饰的盛装妇女依次登场, 分别站成内外两圈,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起舞, 并按照领队的曲调变换舞姿、节奏、动作。活动多在迎新年、中秋节,以及重大喜庆活动,或喜迎宾客时候举行。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剧、彩灯、哪嗬嗨等,广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草根艺术、快乐剧种”,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富有特色,尤以步法最为突出。

  黄泥鼓舞的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就已在瑶族中广为流传,是瑶族在传统的“还盘王愿”仪式时跳的祭祀舞蹈,是瑶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

  黄泥鼓是瑶族的一种膜鸣乐器,因演奏时鼓面涂以黄泥校音而得名,黄泥鼓分公鼓与母鼓两种,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浑厚洪亮,具有和谐效果。

  黄泥鼓舞通常由一个母鼓和四个公鼓组成一组表演,后来有发展为一个母鼓配多个公鼓的。表演时,以母鼓为轴心,母鼓的鼓点最为重要,它指挥和掌控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四个公鼓手则围成外圆,应母鼓点敲打。

  在表演黄泥鼓的同时,还有一队男女歌手手执花巾跟随鼓队跳转,同时还加入了唱盘王歌的内容,歌曲内容主要是反映祖先历史和劳动生活的盘王歌。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原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

  1987年至2003年,原文化部通过命名挂牌的方式,共在全国命名了486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

  2007年至2008年,原文化部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为规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和管理,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将名称统一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织开展了命名工作。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化和旅游部命名,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主要指乡镇(街道),也包括部分县(县级市、区),命名周期为3年。“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涵盖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民俗、体育、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包括当代兴起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如摄影、合唱、油画等。

  一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指导各市、县(区)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亮点和潜力,把创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产业。2011年至今,广西共有40个项目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2011-2013年度12个,2014—2016年度13个,2018-2020年度7个,2021-2023年度8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三宝的由来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